[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35334.1 | 申请日: | 2020-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熊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高杨丽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及位于该显示区外围的驱动电路区,该驱动电路区内设置有位于该第一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及位于该栅极驱动电路上的遮光构件;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半导体区,该遮光构件在该栅极驱动电路上的正投影覆盖该半导体区。本申请通过将栅极驱动电路区内的遮光材料区块化,使得有源层中沟道区被遮光构件覆盖、以及其他区域设置透明材料能被可视,既保证了外界光源照射沟道区影响薄膜晶体管的漏电流,又可以使栅极驱动电路在产品进行点亮测试时被可视,能快速检测出栅极驱动电路的异常位置以及进行电路修补,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及品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s,液晶显示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平板显示器,主要是通过液晶开关调制背光源光场强度来实现画面显示。
在现有LCD面板中,由于在阵列基板的制作过程中存在静电击穿或灰尘掉落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导致栅极驱动电路出现异常,因此当产品的成盒工艺完成后需要对阵列基板进行检测。而由于彩膜基板在边框区域设置有遮光的黑色矩阵,因此即使栅极驱动电路出现异常,检测员也无法获取出现异常的具体位置,无法对栅极驱动电路进行修补,导致产品良率降低。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在进行测试时无法获取栅极驱动电路的异常点位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外围的驱动电路区,所述驱动电路区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栅极驱动电路及位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上的遮光构件;
其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半导体区,所述遮光构件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半导体区。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两个薄膜晶体管,任一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层、源漏极层及位于所述栅极层与所述源漏极层之间的有源层;
其中,所述有源层位于所述半导体区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遮光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遮光层、或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三遮光层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遮光层内嵌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框胶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三遮光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遮光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所述第二遮光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遮光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驱动电路区还包括位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上的透明遮光转换层;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透明遮光转换层与所述遮光构件至少存在第一重叠部分,所述第一重叠部分的面积大于或等于0。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透明遮光转换层经过预定工艺由透明状态转换成遮光状态;
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进行测试时,所述透明遮光转换层处于透明状态;当所述显示面板完成测试时,所述透明遮光转换层经过预定工艺转换成遮光状态。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包括被所述遮光构件覆盖的第一区及除所述第一遮光区以外的第二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5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与芯片集成的微泵的批量化制作方法和制作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铸铁高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