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减速器上壳体的双工位油封刷油、压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32787.9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王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刃量具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B05C7/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 地址: | 442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速器 壳体 双工 位油封刷油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速器上壳体的双工位油封刷油、压装装置,其包括台架、刷油机构、压装机构和减速器上壳体定位机构,台架内设置有沿Y轴向布置的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沿X轴向间隔布置,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有沿Z轴向布置的第二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刷油机构和压装机构,刷油机构和压装机构沿Y轴向间隔布置,第三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减速器上壳体定位机构,减速器上壳体定位机构在X轴向的布置位置与刷油机构和压装机构在X轴向的布置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用于减速器上壳体的双工位油封刷油、压装装置,同时其占地面积小、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速器上壳体油封装配装置,其属于减速器油封装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减速器上壳体的双工位油封刷油、压装装置。
技术背景
在减速器上壳体装配油封时,为了保证油封压入过程中不损坏油封,一般在压油封之前需在孔内涂油润滑,然后再压入油封。上述装配工序一般在工厂内需要二个单独的工位实现,第一个工位在油封孔内刷油,第二个工位压入油封和轴承,两个工序由两套不同的动力装置实现控制。上述油封涂油、压装技术方案存在装配工位增多,占地面积大,线体长,操作人员移动范围大、投资高等缺点。而随着制造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低成本运营压力越来越大,如何降低产品成本在制造业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若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采用如上述的技术方案,在两个不同的工位用两套动力装置分别实现刷油和压装的工序,则必然会增加线体长度、增加占地面积、增加投资,从而使产品生产成本随之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不能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技术背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减速器上壳体的双工位油封刷油、压装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其只需要一套竖直压装机构和一套水平工位切换机构既可以实现用于减速器上壳体的双工位油封刷油、压装装置,同时其占地面积小、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速器上壳体的双工位油封刷油、压装装置,其包括台架、刷油机构、压装机构和减速器上壳体定位机构,所述台架内设置有沿Y轴向布置的第一直线模组和第三直线模组,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和所述第三直线模组沿X轴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有沿Z轴向布置的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所述刷油机构和所述压装机构,所述刷油机构和所述压装机构沿Y轴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三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所述减速器上壳体定位机构,所述减速器上壳体定位机构在X轴向的布置位置与所述刷油机构和所述压装机构在X轴向的布置位置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有C形联动压装机构,所述C形联动压装机构沿Z轴向上下安装有两套所述压装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C形联动压装机构包括沿Z轴布置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滑动配合连接有两个沿X轴布置的安装板,两个安装板在压机作用下同步靠近或背离,每个安装板上安装有所述压装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压装机构包括驻车油封压头、差速器油封压头、差速器轴承压头和上壳体M/S油封压头。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刷油机构包括与第二直线模组连接的上刷油机构和与台架连接的下刷油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台架上设置有沿X轴方向布置的用于压装上壳体M/S油封的水平压机。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水平压机位于上刷油机构和下刷油机构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台架上设置有沿Z轴布置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有所述第三直线模组,所述安装台中部加工有用于刷油、压装的避让孔。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直线模组包括沿Y轴向布置的导轨滑块机构和驱动气缸,所述导轨滑块机构和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减速器上壳体定位机构,所述减速器上壳体定位机构上设置多个用于定位支撑减速器上壳体的定位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刃量具分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刃量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2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