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样针下针深度自动设置方法及样本分析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32415.6 | 申请日: | 2020-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4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胡力坚;李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1N35/00;G01N35/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针下针 深度 自动 设置 方法 样本 分析 | ||
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样本分析仪采样前自动设置其下针的深度的方法。通过先配置所述采样针沿下针方向正对所述样本容器的开口;然后控制所述采样针从初始位置向所述样本容器的底部下移直至接触,同时控制驱动电机保持较小的第一电流运行;再计算所述采样针从所述初始位置到抵触所述样本容器底部之间的位移距离;最后基于所述位移距离设置所述采样针在采样时的下针深度。本方法通过控制所述采样针与所述样本容器的底部发生实际接触,可以准确监测到所述采样针初始位置与所述样本容器底部的实际距离,进而保证下针深度的精确度。同时本方法还通过较小的第一电流驱动以保证所述采样针和所述样本容器不受损害。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采用本方法的样本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体外诊断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样针下针深度自动设置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样本分析仪、例如血液样本分析仪是对从患者采集的血液、尿液、体液(腹水、脑脊髓、胸水等)样本进行分析检测的仪器。在样本分析仪的工作过程中,样本分析仪的采样针伸入到盛放有待测样本的试管中吸取样本。这其中,微量样本(如末梢血)的采集量通常≤100uL,样本在微量样本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普遍较低,因此需要采样针在吸取微量样本时其针头位置尽可能接近样本容器的底部,才能保证针头低于微量样本容器中样本液面的高度。
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微量样本容器之间存在尺寸差异。如图1所示,一厂家生产的微量样本容器200a底部高度为h1,另一厂家生产的微量样本容器200b底部高度为h2。通常,h1与h2的差异远大于100uL样本的液面高度的差值。因此采样针在吸取样本时的下针深度需要根据不同厂家的微量样本容器的尺寸来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容易出现采样针在采样时因为下针深度太浅,导致采样针吸取样本不足或吸取不到样本的现象;或者采样针采样时的下针深度太深,导致样本容器或采样针损坏的现象。
目前行业内通用的方法是手动将采样针下移到与微量样本容器的底部接触,或略高于二者相互接触的位置之后,再对采样针的下针深度进行确认和记录。因为手动移动采样针的精度无法保证,整个设置过程可能需要经历多次移动采样针的动作并确认下针深度,其操作效率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自动设置采样针下针深度的方法,以及一种应用该方法的样本分析仪,以使得采样针在采样时能自动适配不同规格的样本容器并保证有效采样。本申请具体包括如下方案:
一种采样针下针深度自动设置方法,用于样本分析仪的采样针在对样本容器进行采样之前自动设置其下针的深度,包括如下步骤:
配置所述采样针与所述样本容器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采样针沿下针方向正对所述样本容器的开口;
控制所述采样针从初始位置向所述样本容器的底部下移,并控制用于驱动所述采样针下移的驱动电机以第一电流运行以驱动采样针抵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流小于所述驱动电机在采样时的工作电流;
测量所述采样针从所述初始位置到所述采样针抵触所述样本容器底部之间的位移距离;
基于测量得到的所述位移距离设定所述采样针在采样时的下针深度。
其中,所述步骤:测量所述采样针从初始位置到所述采样针抵触所述样本容器底部之间的位移距离,包括:
控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采样针从抵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底部至返回到所述初始位置;
测量所述采样针从抵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底部至返回到所述初始位置处的运动距离以作为所述位移距离。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内设有编码器,所述步骤:测量所述采样针从抵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底部至所述初始位置处的运动距离以作为所述位移距离,包括:
通过所述编码器测量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采样针从抵触所述样本容器的底部至返回到所述初始位置处的行走的步长以作为所述位移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32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甘蓝种植的化肥与沼肥复合的肥料配方
- 下一篇:显示系统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