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手抛式无人机尾撑杆折叠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8101.9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邓鹏飞;赵黎明;王艺鹏;贺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飞龙(西安)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30 | 分类号: | B64C1/30;B64C3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马瑞 |
地址: | 710104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手抛式 无人 机尾 撑杆 折叠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手抛式无人机尾撑杆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光杆螺丝、扭簧、垫片、螺母,其中,第一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壳体、第一子旋转耳片、第二子旋转耳片和第一可更换吸附模块;第二连接座包括第二连接座壳体、第三子旋转耳片、第四子旋转耳片和第二可更换吸附模块;扭簧包括扭簧主体;光杆螺丝依次穿过第三子旋转耳片、第一子旋转耳片、扭簧主体、第二子旋转耳片、第四子旋转耳片、垫片,螺母通过旋转固定于光杆螺丝上。本发明提出的手抛式无人机尾撑杆折叠机构,在无人机降落后尾撑杆可折叠释力,避免了应力集中造成机体结构损坏的问题,且机构组成简单,安装于机体后可通过拆卸旋转轴将尾撑杆和机身分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抛式无人机尾撑杆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手抛式无人机由于其重量轻、体积小、操作方便、起降无场地限制、具有环境适应性强、可拓展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民用方面可用于险情监视和环境监测,主要面向林也部门、航测单位及用于完成灾情检测、火险监测、国家地理数据航测及环保部门等大范围作业;在军用方面可用于持续的情报侦察监视,主要面向班排级部队作战单位用于单兵作战,完成战场侦察、边境巡逻、反恐处突等作战任务。
现有手抛式无人机大多理论设计为深失速降落,着陆后机翼、尾撑杆等分解释力以保证机体结构完整。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按照理论设计的思路使机翼、尾撑杆等分解释力,尤其是尾撑杆为了拆卸、供电方便大多通过电插、碳管连接于机身,同时由于尾撑杆设计较长与机身成夹角状,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失速降落着陆后,颠簸造成尾撑杆受力太大,特别是与机身连接处应力集中造成断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抛式无人机尾撑杆折叠机构,该新型手抛式无人机尾撑杆折叠机构包括:
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光杆螺丝、扭簧、垫片、螺母,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座壳体、第一旋转耳片和第一可更换吸附模块,所述第一旋转耳片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壳体外,所述第一可更换吸附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壳体内,所述第一旋转耳片包括第一子旋转耳片、第二子旋转耳片;
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第二连接座壳体、第二旋转耳片和第二可更换吸附模块,所述第二旋转耳片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壳体外,所述第二可更换吸附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壳体内,所述第二旋转耳片包括第三子旋转耳片、第四子旋转耳片;
所述扭簧包括扭簧主体、第一扭簧固定端、第二扭簧固定端,所述第一扭簧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壳体外,所述第二扭簧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壳体外;
所述光杆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子旋转耳片、所述第一子旋转耳片、所述扭簧主体、所述第二子旋转耳片、所述第四子旋转耳片、所述垫片,所述螺母通过旋转固定于所述光杆螺丝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胶粘或螺丝锁定方式分别固定套接于连接管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可更换吸附模块包括第一吸附安装座、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一吸附安装座通过胶粘或螺丝锁定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壳体内,所述第一永磁铁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第一吸附安装座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可更换吸附模块包括第二吸附安装座、第二永磁铁,所述第二吸附安装座通过胶粘或螺丝锁定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座壳体内,所述第二永磁铁通过胶粘方式固定于第二吸附安装座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永磁铁和所述第二永磁铁磁性相反,所述第一可更换吸附模块、所述第二可更换吸附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永磁铁和所述第二永磁铁无间隙吸附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母为自锁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飞龙(西安)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天飞龙(西安)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8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理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