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和超临界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7920.1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3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蒋秀;于超;花靖;周日峰;靳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2C5/00 | 分类号: | A62C5/00;A62C31/00;A62C31/02;A62C3/06;A62C3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丽娜;李健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界 二氧化碳 排放 灭火 装置 | ||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包括彼此连接的输送管段(13)和喷射管段(14),所述输送管段(13)为扰性金属管并且位于所述喷射管段(14)的上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沿从所述喷射管段(14)入口到出口的方向,所述喷射管段(14)的内径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段(14)沿延伸方向包括多个喷射管分段(9),所述多个喷射管分段(9)同轴设置,并且位于下游的所述喷射管分段(9)的内径小于位于上游的所述喷射管分段(9)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段(14)为刚性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段(13)至少在与所述喷射管段(14)连接的一侧上套设有加热套(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送管段(13)上设置有止回阀(28),该止回阀(28)位于所述输送管道(13)的与所述喷射管段(14)连接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段(13)在与所述喷射管段(14)连接的一侧上套设有加热套(29),并且在所述止回阀(28)的上游和下游均设置有所述加热套(29),位于所述止回阀(28)下游的所述加热套(29)延伸至所述输送管段(13)的下游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段(13)上还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防开裂套环(27),所述防开裂套环(27)套设于所述输送管段(13)的外周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开裂套环(27)的刚度大于所述输送管段(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段(13)上还形成有加注口(12),该加注口(12)处设置有可拆卸的封堵件,所述加注口(12)靠近所述喷射管段(14)的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部连接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段设置有接地金属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段(13)在与所述喷射管段(14)连接的一侧上还设置有喷射管段固定部件。
13.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灭火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储存部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的入口端连接于所述二氧化碳储存部的出口,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排放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79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