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申嗪霉素发酵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26495.4 | 申请日: | 2020-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进武;郝祥蕊;冯镇泰;张红艳;龚新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17/12 | 分类号: | C12P17/12;C12N1/20;C12R1/39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 地址: | 20141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霉素 发酵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申嗪霉素发酵工艺,所述发酵工艺包括:向M18菌体发酵体系中补加碳源和/或氮源。所述碳源选自糖类、油脂、有机酸、有机酸酯或小分子醇。所述氮源选自无机氮源或有机氮源。所述无机氮源选自铵盐,所述铵盐优选为硫酸铵或硝酸铵,所述有机氮源选自复合氨基酸粉或酰胺。本发明的申嗪霉素发酵工艺维持菌体的连续生长和产物形成的需要,延缓菌体的衰老,将申嗪霉素大罐发酵周期延长至65小时左右;延长发酵产物PCA的合成与分泌周期,在延长期发酵产物PCA的含量仍继续大幅增长,最高含量可达9.7g/L以上;大大提高了发酵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申嗪霉素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申嗪霉素是一种吩嗪类农用广谱杀菌剂,化学名称为吩嗪-1-羧酸(phenazine-1-carboxylic acid,简称PCA),是利用促生拮抗菌M18于发酵罐中深层培养再经提取纯化而得。该菌类属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已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CGMCC NO.0462,在中国专利CN00119857.2中,发明人许煜泉、冯镇泰描述了生物农药促生拮抗菌M18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被参考并结合于本文中。
目前利用M18菌工业化生产PCA的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前25小时左右为菌体生长繁殖阶段,大约75%的营养成分C(还原糖)、N(氨基氮)被消耗,随后进入产物PCA的生物合成阶段,发酵约40小时之后,营养成分C基本消耗完毕,菌体生长受到影响,开始衰老自溶,释放出胞内氨基氮和产物分解酶导致产物PCA的含量开始下降,发酵结束,发酵液中产物PCA含量为4.5g/L左右。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申嗪霉素发酵工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申嗪霉素发酵工艺,所述发酵工艺包括:向M18菌体发酵体系中补加碳源和/或氮源。
优选的,所述M18发酵体系选自以下方式获得:
1)将M18菌体种子菌液接种至发酵摇瓶中获得;
2)将M18菌体种子菌液接入种子罐中培养,待菌体浓度OD600达2.0以上时移种至大罐中发酵获得。
优选的,所述碳源选自糖类、油脂、有机酸或有机酸酯。
优选的,糖类选自单糖或多糖,所述单糖优选为葡萄糖,所述多糖优选为蔗糖。
优选的,所述氮源选自无机氮源或有机氮源。
优选的,所述无机氮源选自铵盐,所述铵盐优选为硫酸铵或硝酸铵,所述有机氮源选自复合氨基酸粉或酰胺。
优选的,补加的碳源或氮源为各自的水溶液。
优选的,当发酵体系内还原糖的含量或氨基氮的含量为起始质量浓度的70%~75%时,补加入碳源或氮源。
优选的,以发酵容器的培养基装量体积为基数计量,补加的碳源总量为0.2%~1.0%,和/或,补加的氮源总量为0.2%~0.8%。
优选的,补加碳源/或氮源的方式选自分次补加或持续补加。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申嗪霉素发酵工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维持菌体的连续生长和产物形成的需要,延缓菌体的衰老,将申嗪霉素大罐发酵周期延长至65小时左右;
2)延长发酵产物PCA的合成与分泌周期,在延长期发酵产物PCA的含量仍继续大幅增长,最高含量可达9.7g/L以上;
3)大大提高了发酵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64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