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浮车用双路输出功率电源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5419.1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3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可安;饶沛南;周帅;赵清良;张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14;B60M3/00;B60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迪;徐伟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浮车用双路 输出功率 电源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路输出的功率电源及其控制方法、一种功率电源系统,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功率电源包括:第一降压斩波模块,适于从直流供电网取电以输出直流中间电压;隔离变换模块,适于对所述中间电压进行隔离变换以输出两路直流供电电压,其中,第一供电电压适于作为第一路输出电压为磁浮列车的悬浮控制器和/或悬浮电池供电;以及第二降压斩波模块,适于对第二供电电压进行斩波调压,输出第二路输出电压为所述磁浮列车的直流辅助负载和/或辅助电池供电。本发明能够同时解决悬浮动力供电和其他直流辅助负载供电的问题,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并优化功率电源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浮车用双路输出功率电源、一种磁浮车用双路输出功率电源的控制方法,以及磁浮列车的一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入、双路直流隔离输出的功率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磁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可以减少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具备很高的运力。然而,现有磁浮列车的功率电源系统普遍存在电路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大、成本高等缺陷。
请参考图1A及图1B,图1A示出了一种现有磁浮列车的悬浮电源供电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图1B示出了一种现有磁浮列车的充电机供电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如图1A及图1B所示,现有中低速磁浮列车的每节车厢下需要配置一台悬浮电源,用于提供车箱悬浮动力。整列磁浮列车还需要配置两台充电机来为列车的其他辅助直流负载供电。也就是说,现有的三节编组的中低速磁浮列车需要配置三台悬浮电源和两台充电机等至少五套电源产品,使车辆总体重量、体积增加,并减少了列车的运力。
从电源产品的设计上来看,悬浮电源从直流供电网取电,电压等级较高且容量较大。现有方案一半采用桥式DC/DC隔离变换电路的串并联形式来实现,电路复杂且工作频率较低,体积、重量、成本都不具优势。充电机从列车的三相交流母线取电,需要额外进行电气隔离设计,电路结构相对复杂,体积、重量、成本也不具优势。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领域亟需一种电力电子技术,用于同时解决悬浮动力供电和其他直流辅助负载供电的问题,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并优化功率电源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前序。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浮车用双路输出功率电源、一种磁浮车用双路输出功率电源的控制方法、一种磁浮列车的功率电源系统,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同时解决悬浮动力供电和其他直流辅助负载供电的问题,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并优化功率电源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磁浮车用双路输出功率电源包括:第一降压斩波模块,适于从直流供电网取电以输出直流中间电压;隔离变换模块,适于对所述中间电压进行隔离变换以输出两路直流供电电压,其中,第一供电电压适于作为第一路输出电压为磁浮列车的悬浮控制器和/或悬浮电池供电;以及第二降压斩波模块,适于对第二供电电压进行斩波调压,输出第二路输出电压为所述磁浮列车的直流辅助负载和/或辅助电池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5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数值控制装置和数值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