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车门锁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4963.4 | 申请日: | 202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闫康康;朱兵强;种刚;田树清;李彦鹏;薛伟鹏;孙晓林;白杰;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30 | 分类号: | E05B77/30;E05B79/20;E05B7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7102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应急 开启 功能 车门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车门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内开把手和均设于所述车门锁的壳体上的第一开启摇臂、第一解锁摇臂和第二解锁摇臂;所述内开把手通过内开拉线与第一开启摇臂连接,所述第一开启摇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解锁摇臂的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解锁摇臂的第二端与第二解锁摇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开启机构,所述开启机构包括同轴连接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开启摇臂和限位块,所述第二开启摇臂与所述第一开启摇臂的第二端抵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车门锁的锁舌抵接,所述锁舌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
解锁止机构,所述解锁止机构包括解锁杆,所述解锁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滑轨滑移连接于第二解锁摇臂的第二端、通过滑槽滑移连接于第二开启摇臂,所述解锁杆与限位块之间设有卡接机构;
所述第一开启摇臂、第二开启摇臂、第一解锁摇臂、限位块和锁舌上均配置有使其复位的弹性件;
在所述第一开启摇臂转动时,所述第一解锁摇臂、第二解锁摇臂与第二开启摇臂绕各自与壳体连接的转轴联动,所述第二解锁摇臂带动解锁杆沿滑槽移动至通过卡接机构与限位块构成联动关系;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固定于解锁杆上的凸起和固定于限位块上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凸起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开启摇臂的转动平面并相向延伸设置,所述卡接块用于在开启所述车门锁的过程中对凸起进行限位,当第一开启摇臂转动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解锁摇臂带动解锁杆沿滑轨联动至凸起与卡接块抵接,所述限位块和第二开启摇臂通过凸起与卡接块绕各自与壳体之间的转轴联动;所述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滑槽的槽深;所述第一开启摇臂通过挡板与第二开启摇臂抵接;所述第一解锁摇臂与第一开启摇臂抵接的一侧设有朝背离第一开启摇臂方向倾斜的延伸导向面;所述第一解锁摇臂与所述第一开启摇臂的转动平面彼此平行,所述第二开启摇臂、第二解锁摇臂、限位块和锁舌的转动平面彼此平行,所述第一开启摇臂与第二开启摇臂的转动平面彼此垂直。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车门锁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车门锁落锁后,操作所述内开把手,所述内开把手通过内开拉线联动传动机构及解锁止机构进行解锁止动作,使所述第二解锁摇臂联动所述解锁杆动作至凸起与卡接块抵接,松开所述内开把手,内开把手复位,所述车门锁解锁止;
再次操作所述内开把手,所述内开把手通过内开拉线联动所述开启机构进行开启动作,使所述第一开启摇臂通过所述解锁杆、凸起及卡接块联动所述限位块动作至锁锁舌复位,所述车门锁开启;
所述解锁止动作包括:所述内开把手通过内开拉线带动所述第一开启摇臂转动,所述第一开启摇臂联动所述第一解锁摇臂转动,所述第一解锁摇臂联动所述第二解锁摇臂转动所述第二解锁摇臂拉动解锁杆沿滑轨移动至凸起与卡接块抵接;
所述开启动作包括:所述内开把手通过内开拉线带动所述第一开启摇臂转动,所述第一开启摇臂带动所述第二开启摇臂转动,所述第二开启摇臂带动解锁杆移动;
所述车门锁落锁后,所述内开把手处于预设位置、无行程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49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