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蜗轮蜗杆间隙调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1288.X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伟;陈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2 | 分类号: | F16H57/022;F16H57/029;F16H57/039;F16H57/12;B62D5/24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蜗轮 蜗杆 间隙 调整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蜗轮蜗杆间隙调整结构,用于电动助力转向器用蜗轮蜗杆减速器中,其方案是:在减速器壳体上设有涡轮安装腔、蜗杆安装腔,涡轮与涡轮轴通过轴承支撑安装于蜗轮安装腔内,蜗杆两端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在蜗杆中,蜗杆与涡轮啮合,通过调整螺母调整深沟球轴承的轴向游隙,从而调整蜗杆与涡轮之间的轴向间隙,通过压块螺母、弧面压块调整深沟球轴承的径向向游隙,从而调整蜗杆与涡轮之间的径向间隙。本发明创新思路,采用深沟球轴承本身存在的轴向游隙、径向游隙实现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能克服受切向力影响,在涡轮蜗杆运动过程中能降低噪音,汽车ECU信号采集更精准,且能有效提高蜗轮蜗杆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控液压转向器总成领域,涉及电动助力转向器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尤其是蜗轮蜗杆减速器中的一种蜗轮蜗杆间隙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转向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部件,逐渐发展了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电动助力转向、前轮主动转向和线控转向等电子控制转向系统。
电控液压动力转向是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中增加电子控制和执行元件,将车速引入到系统中,实现助力大小随车速变化;它主要通过车速传感器将车速传递给电子元件,或ECU控制电液转换装置改变动力转向的助力特性,助力将会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减小,从而增加了高速行驶时的路感,较好地兼顾了低速转向的轻便性和高速转向时的路感。
目前国内外电控液压转向器总成中,减速器带传感器分总成普遍采用蜗轮蜗杆传递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将人施加到方向盘的力矩、转角及转速等信号传递至ECU中,为保证ECU能够精准采集信号,需要对蜗轮蜗杆间隙进行调整。现有电控液压转向器的减速器带传感器分总成中,蜗轮蜗杆间隙调整通过采用蜗杆的轴端外圆周上设置偏心套,转动偏心套就可很容易地调整蜗轮蜗杆间隙,这种转动偏心套方式,在调整后不能对偏心套进行有效锁定,在工作过程中偏心套容易移动位置造成间隙加大。另外,一种是采用蜗杆的轴端外圆周上增加弹性圈,这个方式下蜗轮蜗杆间隙是一个范围值,不能精确控制蜗轮蜗杆间隙量;另外受切向力影响,会引起蜗杆震动出现异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蜗轮蜗杆间隙调整机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蜗轮蜗杆间隙调整结构,能准确控制蜗轮蜗杆间隙,间隙调整方便,汽车ECU采集数据精准。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蜗轮蜗杆间隙调整结构,包括减速器壳体,减速器壳体上设有涡轮安装腔、蜗杆安装腔,蜗杆安装腔的一端开口,涡轮固定在涡轮轴上,涡轮与涡轮轴通过轴承支撑安装于蜗轮安装腔内,蜗杆两端通过滚动轴承支撑在蜗杆中,蜗杆与涡轮啮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杆两端的滚动轴承是深沟球轴承,调整螺母顶压在位于蜗杆安装腔开口端的深沟球轴承外圈端部,通过调整螺母调整深沟球轴承的轴向游隙,从而调整蜗杆与涡轮之间的轴向间隙,调整螺母外设有锁紧圈;
在蜗轮安装腔的内端设有径向安装孔,径向安装孔与内端的深沟球轴承外圈相通,径向安装孔间隙配合安装有弧面压块,弧面压块外设有压块螺母,压块螺母顶压在弧面压块的后端,弧面压块的前端弧面与内端的深沟球轴承外圈接触;通过压块螺母、弧面压块调整深沟球轴承的径向向游隙,从而调整蜗杆与涡轮之间的径向间隙。
进一步地,弧面压块的外圆与径向安装孔之间采用O型圈密封,防止润滑脂通过压块螺母外泄露。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创新思路,采用深沟球轴承本身存在的轴向游隙、径向游隙实现蜗轮蜗杆间隙调整;通过轴向设置调整螺母实现蜗轮蜗杆的轴向间隙调整,通过压块螺母、弧面压块实现蜗轮蜗杆的轴向间隙调整,这种方式达到了精准调整蜗轮蜗杆间隙,能克服受切向力影响,改变了常规技术构思,在涡轮蜗杆运动过程中能降低噪音,汽车ECU信号采集更精准,且能有效提高蜗轮蜗杆运行的可靠性;另外,调整支撑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电动助力转向器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主视图(剖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12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