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卫星经过雷达探测范围的预报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20440.2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王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厉洋洋 |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卫星 经过 雷达 探测 范围 预报 方法 系统 介质 设备 | ||
1.人造卫星经过雷达探测范围的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卫星两行根数信息,根据所述卫星两行根数信息解析出轨道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轨道参数信息和雷达探测范围的包络区域信息剔除不可能进入雷达探测范围的卫星;
建立卫星轨道预报模型,利用所述卫星轨道预报模型和预设俯仰角过境门限预测指定时间段内可能进入雷达探测范围的卫星及经过探测范围的粗略时间区间;
所述利用所述卫星轨道预报模型和预设俯仰角过境门限预测指定时间段内可能进入雷达探测范围的卫星及经过探测范围的粗略时间区间,包括:
从所述指定时间段的初始时刻开始直至结束时刻为止,根据第一时间间隔TG进行跳点计算,获得时间序列t(1),t(2),…,t(N),其中,t(n)=t(1)+(n-1)*TG,n=1,2,...,N;
利用所述卫星轨道预报模型计算t(n)时刻卫星在雷达大地球坐标系的位置坐标Sn(Rn,An,En),其中,Rn为距离,An为方位角,En为俯仰角;
当卫星的俯仰角En大于或等于预设俯仰角过境门限EDoor时,确定所述卫星在指定时间段内可能进入雷达探测范围;其中,预设俯仰角过境门限EDoor小于所述包络区域的俯仰下限ELimitL,即0≤EDoor≤ELimitL;
从所述指定时间段的初始时刻开始直至结束时刻为止,依次跳点查询卫星是否满足上述条件,记录卫星满足上述条件的第一起始时刻和第一终止时刻,根据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第一终止时刻确定至少一个所述经过探测范围的粗略时间区间;
其中,每个所述粗略时间区间的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为第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跳点时刻的上一跳点时刻,每个所述粗略时间区间的所述第一终止时刻为自所述第一起始时刻起持续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最后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跳点时刻的下一跳点时刻或所述指定时间段的结束时刻;
利用所述卫星轨道预报模型确定所述粗略时间区间内卫星的位置坐标,根据所述卫星的位置坐标和所述雷达探测范围的包络区域信息确定能进入雷达探测范围的卫星及经过探测范围的精确时间区间及进入时的视角;
所述利用所述卫星轨道预报模型确定所述粗略时间区间内卫星的位置坐标,根据所述卫星的位置坐标和所述雷达探测范围的包络区域信息确定能进入雷达探测范围的卫星及经过探测范围的精确时间区间及进入时的视角,包括:
从所述粗略时间区间的初始时刻开始直至结束时刻为止,根据第二时间间隔TQ进行跳点计算,获得时间序列tm(1),tm(2),…,tm(K),其中,tm(k)=tm(1)+(k-1)*TQ,k=1,2,...,K;第二时间间隔TQ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间隔TG;
利用所述卫星轨道预报模型计算tm(k)时刻卫星在雷达大地球坐标系的位置坐标Smk(Rmk,Amk,Emk),其中,Rmk为距离,Amk为方位角,Emk为俯仰角;
当所述位置坐标Smk(Rmk,Amk,Emk)位于所述包络区域范围内时,确定所述卫星会进入雷达探测范围;
从所述粗略时间区间的初始时刻开始直至结束时刻为止,依次跳点查询卫星是否满足上述条件,记录卫星满足上述条件的第二起始时刻和第二终止时刻,根据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和第二终止时刻确定所述经过探测范围的精确时间区间;
其中,所述第二起始时刻为所述粗略时间区间内第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跳点时刻,所述第二终止时刻为所述粗略时间区间内最后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跳点时刻;
根据所述精确时间区间预报卫星位置,得到卫星进入雷达探测范围时的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未经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4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