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孔修复工装及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0186.6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资同江;刘震;杨才兴;时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晓红 |
地址: | 40226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修复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孔修复工装及修复方法,其中轴承孔修复工装包括修复工装本体和用以定位轴承孔内基准面的筒状的找正工装,所述修复工装本体包括贴合所述找正工装设置的定位导向机构和连接所述定位导向机构的刀口尺;当所述定位导向机构贴合卡止于所述找正工装,所述刀口尺的刀刃部贴合所述找正工装的内壁时,所述刀口尺的刀尖部与轴承孔的内基准面平齐。上述轴承孔修复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便捷精准地完成轴承孔的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孔修复工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该轴承孔修复工装的轴承孔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风电齿轮箱的输出轴处于高转速高频运转状态且受变载荷作用,因此,输出轴前轴承外圈在变载荷下普遍存在打滑、跑圈严重磨损轴承孔的情况,造成输出轴发生偏斜导致输出齿轮副啮合发生齿面偏载,在长时间的集中交变应力往复作用下发生疲劳点蚀、剥落直至断齿,从而影响了齿轮箱的正常运行。
目前,国内塔上对磨损后输出轴前轴承孔修复多采用的冷焊熔覆后进行手工打磨或塔上镗孔及镶套的方式,但其成本较高,操作难度大,国内虽有采用过塔上对输出前轴承孔涂金属修补剂进行修复的方法,但对于输出前轴承孔磨损后并无任何找正基准的情况,且不用任何在线设备的条件下,国内还无既简便高效又能保证修复精度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塔上修复,
因此,如何对输出轴的前轴承孔进行简单高效的精确修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孔修复工装,上述轴承孔修复工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便捷精准地完成轴承孔的修复。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轴承孔修复工装的轴承孔修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孔修复工装,包括修复工装本体和用以定位轴承孔的内基准面的找正工装,所述修复工装本体包括贴合所述找正工装设置的定位导向机构和连接所述定位导向机构的刀口尺;
当所述定位导向机构贴合卡止于所述找正工装,所述刀口尺的刀刃部贴合所述找正工装的内壁时,所述刀口尺的刀尖部与轴承孔的内基准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找正工装包括半圆环状的定位圆筒部和相对所述定位圆筒部的轴向异向延伸的修复基准部;
与所述定位圆筒部相对的一侧预留用以供所述刀尖部刮磨轴承孔内基准面的开口部,所述修复基准部的内径与所述定位圆筒部的外径相等。
可选地,所述定位导向机构包括用以装嵌所述刀口尺的装嵌固定部和连接所述装嵌固定部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卡止于所述修复基准部的外端面。
可选地,所述定位圆筒部的末端连接有圆环状的定位止口,所述定位止口呈与齿轮箱的箱体止口配合的凸台状。
可选地,所述修复基准部呈半圆环状,所述修复基准部与所述开口部设于所述定位圆筒部的同一侧;所述修复基准部与所述定位圆筒部通过用以卡止于轴承孔的外端面的固定环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环开设有固定螺孔。
可选地,所述固定环开设有工装装靠检测孔,所述工装装靠检测孔的圆心对准所述定位圆筒部的外轮廓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轴承孔修复方法,应用上述轴承孔修复工装,包括:
步骤S1:将所述找正工装嵌装于轴承孔内,使所述定位圆筒部的外壁贴合轴承孔的内基准面、所述定位止口与齿轮箱的箱体止口配合、所述开口部对准待修复部位;
步骤S2:在轴承孔的待修复部位涂抹金属修补剂;
步骤S3:以所述定位凸起卡止于所述修复基准部的外端面、所述刀刃部始终贴合所述修复基准部的内壁、所述刀尖部透过所述开口部贴合待修复部位旋转刮磨。
可选地,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