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孔修复工装及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20186.6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资同江;刘震;杨才兴;时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晓红 |
地址: | 402263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修复 工装 方法 | ||
1.一种轴承孔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工装本体(1)和用以定位轴承孔的内基准面的筒状的找正工装(2),所述修复工装本体(1)包括贴合所述找正工装(2)设置的定位导向机构(12)和连接所述定位导向机构(12)的刀口尺(11);
当所述定位导向机构(12)贴合卡止于所述找正工装(2),所述刀口尺(11)的刀刃部贴合所述找正工装(2)的内壁时,所述刀口尺(11)的刀尖部与轴承孔的内基准面平齐;
所述找正工装(2)包括半圆环状的定位圆筒部(22)和相对所述定位圆筒部(22)的轴向异向延伸的修复基准部(24);
与所述定位圆筒部(22)相对的一侧预留用以供所述刀尖部刮磨轴承孔内基准面的开口部,所述修复基准部(24)的内径与所述定位圆筒部(22)的外径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孔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向机构(12)包括用以装嵌所述刀口尺(11)的装嵌固定部(122)和连接所述装嵌固定部(122)的限位凸起(121),所述限位凸起(121)卡止于所述修复基准部(24)的外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孔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圆筒部(22)的末端连接有圆环状的定位止口(21),所述定位止口(21)呈与齿轮箱(01)的箱体止口(02)配合的凸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孔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基准部(24)呈半圆环状,所述修复基准部(24)与所述开口部设于所述定位圆筒部(22)的同一侧;所述修复基准部(24)与所述定位圆筒部(22)通过用以卡止于轴承孔的外端面的固定环(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孔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3)开设有固定螺孔(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孔修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3)开设有工装装靠检测孔(232),所述工装装靠检测孔(232)的圆心对准所述定位圆筒部(22)的外轮廓上。
7.一种轴承孔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孔修复工装,包括:
步骤S1:将所述找正工装(2)嵌装于轴承孔内,使所述定位圆筒部(22)的外壁贴合轴承孔的内基准面、所述定位止口(21)与齿轮箱(01)的箱体止口(02)配合、所述开口部对准待修复部位;
步骤S2:在轴承孔的待修复部位涂抹金属修补剂;
步骤S3:以所述限位凸起(121)卡止于所述修复基准部(24)的外端面、所述刀刃部始终贴合所述修复基准部(24)的内壁、所述刀尖部透过所述开口部贴合待修复部位旋转刮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孔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工装装靠检测孔(232)观测所述定位圆筒部(22)的外壁,调整所述定位圆筒部(22)的外壁与轴承孔的内基准面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孔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
利用光线照射待修复部位,判断待修复部位各处的透光检查是否符合预设修复标准;
若是,则完成修复,若否,则返回所述步骤S2或所述步骤S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1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