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降低浓香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20035.0 | 申请日: | 202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3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义;曹建全;孙伟;尚志超;李伟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1 | 分类号: | C12G3/021;C12G3/022;C12H6/02;C12L1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臧传进 |
地址: | 26211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化 生产 条件下 降低 浓香 乙酸乙酯 含量 方法 | ||
1.一种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降低浓香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黄水抽取:出窖前5天开始抽黄水,每天每窖抽取2次,每次抽取100-150份;
b.出窖:将发酵结束的窖池封窖泥揭开,取窖池内大楂酒醅9900-12000份,做下轮次双轮的楂糟2000-2200份,发酵结束的双轮酒醅2000-2200份,分别存放备用;
c.润粮:将粉碎后的原粮2700-3300份,加入40-45℃的温水300-330份,并搅拌均匀;
d.配料:将b步骤中所取大楂酒醅,c步骤中润好的原粮,加入720-780份清蒸后的稻壳,翻拌均匀,制得大楂粮糟;将b步骤中所取双轮酒醅加入30-60份清蒸后的稻壳,翻拌均匀,制得双轮粮糟;
e.装甑:将甑桶内首先加入50-100份尾酒,然后甑底撒少量清蒸后的稻壳,然后将d步骤中大楂粮糟或双轮粮糟装入甑桶;
f.摘酒:将e步骤中装好的大楂粮糟进行蒸酒,蒸酒汽压4-10Kpa,流酒速度3-4Kg/min,掐头去尾,量质摘酒,摘得浓香大楂原酒,或将e步骤中装好的双轮粮糟进行蒸酒,同样摘得浓香双轮原酒;
g.大汽排酸:大楂粮糟蒸酒结束后,吊起甑盖,将甑桶打开,调节蒸汽压力到0.05-0.1Mpa,进行大汽排酸15-20分钟;双轮粮糟蒸酒结束后直接扔掉作为丢糟处理;
h.通风晾楂:排酸结束后,将甑内酒醅出甑,进行通风降温,加入720-780份大曲,加入90-95℃热浆水2700-3000份,制得楂糟;
i.入窖:将b步骤中的做下轮双轮的楂糟2000-2200份放入池底,摊平放入竹板做隔离材料,再将h步骤中制得的楂糟放入竹板之上,满窖后使用泥巴封窖,糟醅在窖池内进行发酵,发酵时间70-90天,发酵结束后得到下轮次楂糟和双轮酒醅;
j.原酒:f步骤中所得的大楂原酒和双轮原酒即为本窖池所产乙酸乙酯含量降低的浓香原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降低浓香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原粮由高粱1020-1140份,大米840-960,糯米240-360份,小麦420-540份,玉米180-300份,经除杂粉碎后,混合均匀所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降低浓香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大曲由中高温大曲粉碎后所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降低浓香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清蒸后的稻壳,其清蒸温度为101-104℃,蒸汽压力0.02-0.04MPa,清蒸时间30-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降低浓香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尾酒是每甑流酒结束后,后段酒度为15-30%vol,且呈浑浊状态的一段馏分混合酒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降低浓香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大楂酒醅是发酵一个轮次的浓香酒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降低浓香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双轮酒醅是发酵两个轮次的浓香酒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化生产条件下降低浓香酒中乙酸乙酯含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黄水,是窖内酒醅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黄色淋浆水,它含有少量残淀、残糖和4-8%vol的酒精分,以及乳酸、乙酸、己酸、丁酸等酸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景芝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200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