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7979.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风轩;余爱平;梁法锋;朱昊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峰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28 | 分类号: | C08G69/28;C08G69/26;B01J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连续 反应 方法 | ||
一种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利用反应装置连续反应的步骤为:1)加热系统的壳程中通入加热介质;2)聚合原料穿过预热系统、脱轻系统,排入加热系统的管程,升温至200‑250℃,至聚合原料中水分降至≤20%,进行预聚合反应;3)预聚合得到的物料排入反应系统,进行预聚合后反应,产生工艺蒸汽;4)工艺蒸汽进入脱轻系统,将经过脱轻系统的聚合原料升温至180‑240℃,进入预热系统的壳程,对穿过预热系统的聚合原料升温至180‑230℃;5)预热系统壳程内的工艺蒸汽冷凝,作为回流液;6)至粘度150‑300cp时,连续排料,得到聚酰胺预聚合产品。本发明工艺简单、合成成本低,可有效保证聚酰胺的品质稳定,是生产高端聚酰胺的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 ,它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聚酰胺可由内酸胺开环聚合制得,也可由二元胺与二元酸缩聚等得到的。聚酰胺(PA)是指主链节含有极性酰胺基团(-CO-NH-)的高聚物。最初用作制造纤维的原料,后来由于PA具有强韧、耐磨、自润滑、使用温度范围宽成为目前工业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工程塑料。PA广泛用来代替铜、有色金属制作机械、化工、电器零件,如柴油发动机燃油泵齿轮、水泵、高压密封圈、输油管等。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
目前,利用二元酸与二元胺聚合得到聚酰胺的工艺,通常是先利用二元酸和二元胺制备盐液,然后输送至反应器进行聚合,反应器产生的副产蒸汽无法被利用,导致聚酰胺的聚合能耗高,此外,还存在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其工艺简单、合成成本低,可有效保证聚酰胺的品质稳定,是生产高端聚酰胺的保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采用以下反应装置进行连续反应,所述反应装置包括预热系统、脱轻系统、加热系统、反应系统,所述脱轻系统位于预热系统的下方,位于加热系统、反应系统的上方,所述预热系统的管程进口为聚合原料进口,预热系统的管程出口为聚合原料出口,与脱轻系统的进料口相连,预热系统的壳程进口为加热介质进口,与脱轻系统的轻组分出口相连,预热系统的壳程通过回流管道与脱轻系统的回流口相连,所述加热系统的壳程为加热介质通道,加热系统的管程进口与脱轻系统的排料口相连,加热系统的管程出口与所述反应系统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反应系统的工艺蒸汽出口与脱轻系统的加热介质进口相连,
连续反应的步骤为:
1)加热系统的壳程中通入加热介质;
2)聚合原料穿过预热系统、脱轻系统,排入加热系统的管程,升温至200-250℃,蒸出部分水分,至聚合原料中水分降至≤20%,进行预聚合反应;
3)步骤2)预聚合反应得到的物料排入反应系统,脱水并进行预聚合后反应,产生工艺蒸汽;
4)反应系统中产生的工艺蒸汽进入脱轻系统,将经过脱轻系统的聚合原料升温至180-240℃,且带出部分水分以及部分轻组分,进入预热系统的壳程,对穿过预热系统的聚合原料升温至180-230℃;
5)预热系统壳程内的工艺蒸汽冷凝,在重力用下沿回流管道进入脱轻系统的回流口,作为回流液,使穿过脱轻系统的聚合原料中的有机二胺完全进入加热系统的管程;
6)至粘度150-300cp时,开启反应系统的排料口,连续排料,得到聚酰胺预聚合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峰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峰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