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7979.2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7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风轩;余爱平;梁法锋;朱昊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峰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28 | 分类号: | C08G69/28;C08G69/26;B01J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连续 反应 方法 | ||
1.一种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反应装置进行连续反应,
所述反应装置包括预热系统(1)、脱轻系统(2)、加热系统(3)、反应系统(4),
所述脱轻系统(2)位于预热系统(1)的下方,位于加热系统(3)、反应系统(4)的上方,所述脱轻系统(2)为板式塔,板式塔中设有N层塔板,N≥1,
所述预热系统(1)的管程进口为聚合原料进口(11),预热系统(1)的管程出口为聚合原料出口(12),与脱轻系统(2)的进料口相连,预热系统(1)的壳程进口为加热介质进口(13),与脱轻系统(2)的轻组分出口相连,预热系统(1)的壳程通过回流管道(14)与脱轻系统(2)的回流口相连,
所述加热系统(3)的壳程为加热介质通道,加热系统(3)的管程进口(31)与脱轻系统(2)的排料口相连,加热系统(3)的管程出口(32)与所述反应系统(4)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反应系统(4)的工艺蒸汽出口(41)与脱轻系统(2)的加热介质进口相连,所述反应系统的排料口通过循环管(5)与加热系统(3)的管程相连,
连续反应的步骤为:
1)加热系统的壳程中通入加热介质;
2)聚合原料穿过预热系统、脱轻系统,排入加热系统的管程,升温至200-250℃,蒸出部分水分,至聚合原料中水分降至≤20%,进行预聚合反应;
3)步骤2)预聚合反应得到的物料排入反应系统,脱水并进行预聚合后反应,产生工艺蒸汽;
4)反应系统中产生的工艺蒸汽进入脱轻系统,将经过脱轻系统的聚合原料升温至180-240℃,且带出部分水分以及部分轻组分,进入预热系统的壳程,对穿过预热系统的聚合原料升温至180-230℃;
5)预热系统壳程内的工艺蒸汽冷凝,在重力用下沿回流管道进入脱轻系统的回流口,作为回流液,使穿过脱轻系统的聚合原料中的有机二胺完全进入加热系统的管程;
6)反应系统内的物料在密度差作用下沿循环管、加热系统的管程、反应系统形成循环,至粘度150-300cp时,开启反应系统的排料口,连续排料,得到聚酰胺预聚合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的管程通过蒸汽管(6)与蒸汽源相连,通过向加热系统的管程中提供蒸汽,降低加热系统管程内物料的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加热介质为联苯-联苯醚或3.8MPa的蒸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聚合原料为二羧酸和有机二胺混合而成的盐溶液,固含量为50-80 wt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羧酸为C4~C6的二羧酸的任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有机二胺为C4~C6的二胺的任一种或几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羧酸为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所述有机二胺为丁二胺、戊二胺、己二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的连续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羧酸和有机二胺的摩尔比为1:1~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峰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峰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797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