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耸立浓缩池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16713.6 | 申请日: | 2020-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6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占起;张永昌;赵永祥;代洋;宋毫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11/06;E04G17/00;B01D21/00;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吕露 |
| 地址: | 475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耸立 浓缩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耸立浓缩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放线,所述测量放线包括确定浓缩池在水平面的中心位置和确定浓缩池的底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竖向上的高度位置;
搭建脚手架,所述搭建脚手架包括根据浓缩池在水平面的中心位置搭建中心脚手架,并以缩池在水平面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周向搭建侧面脚手架,再根据浓缩池的底壁的下表面在竖向上的高度位置搭建顶部脚手架,将顶部脚手架固定于侧面脚手架;
固定浇筑模板,所述固定浇筑模板包括在侧面脚手架上固定多个周向支撑柱浇筑模板,在中心脚手架的周壁固定中心支撑柱浇筑模板,在顶部脚手架上固定浓缩池底壁浇筑模板和浓缩池侧壁浇筑模板,所述多个周向支撑柱浇筑模板位于所述浓缩池底壁浇筑模板的下方;以及
向各个浇筑模板浇筑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耸立浓缩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顶部脚手架上固定浓缩池底壁浇筑模板包括:在顶部脚手架上固定六个扇形浇筑模板,每个扇形浇筑模板的圆心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耸立浓缩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池的底壁的上表面包括具有第一坡度的第一环面、具有第二坡度的第二环面和具有第三坡度的第三环面,所述第一坡度小于所述第二坡度,所述第二坡度小于所述第三坡度,所述第一环面、所述第二环面和所述第三环面依次连接;
所述确定浓缩池的底壁的上表面的高度包括:
确定第一环面的外环的高度和第一环面的内环的高度;
确定第二环面的外环的高度和第二环面的内环的高度;
确定第三环面的外环的高度和第三环面的内环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耸立浓缩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池的底壁的下表面包括具有所述第一坡度的第一环底面、具有所述第二坡度的第二环底面和具有所述第三坡度的第三环底面,所述第一环底面、所述第二环底面和所述第三环底面依次连接;
所述确定浓缩池的下表面的高度包括:
确定第一环底面的外环的高度和第一环底面的内环的高度;
确定第二环底面的外环的高度和第二环底面的内环的高度;
确定第三环底面的外环的高度和第三环底面的内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耸立浓缩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浇筑模板还包括:
将所述浓缩池底壁浇筑模板固定于所述多个周向支撑柱浇筑模板的上端;
所述多个周向支撑柱浇筑模板包括间隔布置于第一圆周的多个第一支撑柱模板、间隔布置于第二圆周的多个第二支撑柱模板和间隔布置于第三圆周的多个第三支撑柱模板,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模板支撑于所述第一环面的外环的下方,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模板支撑于所述第一环面的内环和所述第二环面的外环的下方,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模板支撑于所述第二环面的内环和所述第三环面的外环的下方,所述第三环面的内环由中心支撑柱支撑;
其中,所述第一圆周、所述第二圆周和所述第三圆周同轴布置;
所述浓缩池底壁浇筑模板环布于所述中心支撑柱浇筑模板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耸立浓缩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浓缩池底壁浇筑模板固定于所述多个周向支撑柱浇筑模板的上端的步骤中,将所述多个周向支撑柱浇筑模板的上端设置为与所述浓缩池底壁浇筑模板的下表面相配合的倾斜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耸立浓缩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模板通过第一环梁箍筋连成整体结构,所述第一环梁箍筋设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柱模板的上端,所述第一环梁箍筋的上表面为与所述第一环底面相配合的第一倾斜部;
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模板通过第二环梁箍筋连成整体结构,所述第二环梁箍筋设于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柱模板的上端,所述第二环梁箍筋的上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环底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部和与所述第二环底面相配合的第三倾斜部;
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模板通过第三环梁箍筋连成整体结构,所述第三环梁箍筋设于所述多个第三支撑柱模板的上端,所述第三环梁箍筋的上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二环底面相配合的第四倾斜部和与所述第三环底面相配合的第五倾斜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67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