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GA封装电路模块的镀覆挂具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4988.6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贤;杨胜利;顾毅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17/08 | 分类号: | C25D17/08;H05K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ga 封装 电路 模块 镀覆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GA封装电路模块的镀覆挂具及加工方法,本发明的镀覆挂具采用了可折弯的连接片制作挂具,设计镂空式的挂具图形,使平面加工金属接触点后实现挂具折弯成型加工。折弯后的挂具通过阻镀胶固定于底板,既保证了挂具固定的牢固性,也起到了保护底板不被金属化的作用,同时使镀覆过程中具有可夹持、可钩挂的接触点,避免了模块有效镀覆表面夹持装挂产生的镀层缺陷问题。本发明通过连接片作为挂具挂钩,在表面金属化之前,将其与BGA电路进行组装,该挂具使镀覆过程可夹持、同时对非镀面进行了阻镀保护、保证了镀覆过程中电流的导通性,加工的电路模块表面镀层完整、厚度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GA封装电路模块的镀覆挂具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BGA封装电路模块是将多层已焊接器件的PCB互联基板进行垂直堆叠后,使用环氧树脂灌封料进行整体灌封,固化后通过精确切割灌封体侧面,使印制板连接线外露,形成互连点矩阵,再通过表面镀覆和激光刻线形成侧面互连线条,完成基板间的三维组装和互连。而表面镀覆是实现互连点连接的关键条件。
BGA封装电路模块的底板和互联基板为FR-4印制板表面丝印阻焊剂,底板表面为BGA封装形式的焊盘,焊盘大小为0.6mm-0.8mm,封装间距一般为0.5mm-0.8mm,根据产品型号不同,BGA焊盘大小、间距和数量均不相同;底板焊盘通过印制电路导线与电路模块的金属引线端子导通。电路模块的尺寸大小根据不同的封装形式,长宽高均不相同,长宽大小约为10.0mm-30.0mm、高度约为5.0mm-10.0mm,在对产品进行镀覆的过程中,底板是不需要进行镀覆的,且电路模块的其余5个待镀面均不允许存在电镀后局部镀层不全问题。
常规电子行业的化镀、电镀挂具采用挂钩、挂篮、夹持、绑扎法装卡镀件,而BGA封装电路模块的高外观要求,采用传统的装卡挂具均无法满足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挂钩法:电路模块为实心灌封立方体结构,挂钩在产品上无着力点;
2.挂篮:挂篮化镀电镀过程中挂篮表面也会被化镀上镍层,在后期的电镀镍金过程中,由于挂篮表面积较大,镀镍、镀金溶液的浪费过大;且在电镀镍金过程中,若将待镀面接触挂篮,接触部位的电镀表面会存在局部镀层缺陷、烧焦现象,加工后产品外观不符合要求;
3.夹持:产品为立方体结构,底板表面均为BGA焊盘,边缘区域尺寸约为1mm-2mm,其余5个待镀面无可夹持点;
4.绑扎法:采用细铜丝将产品绑扎住,但在使用铜丝绑扎过程中,绑扎松产品易脱落、绑扎紧会损伤灌封体表面形成缺损,且电镀后会在棱角处产生局部镀层不全问题。
BGA封装的电路对除底板以外的其他五个面进行化学镀及电镀,实现内部包封的金属引线端子之间的互联。传统封装形式(SOP等)电路进行电镀时,一般使用外部引出的引线框架作为与挂具接触点,由于BGA封装电路无外引线伸出,在进行表面金属化过程中无挂持、导电点,无法挂镀,而采用挂篮、绑扎等方式无法满足完整均匀一致的镀层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BGA封装电路模块的镀覆挂具及加工方法,使镀覆过程可夹持、同时对非镀面进行了阻镀保护、保证了镀覆过程中电流的导通性,加工的电路模块表面镀层完整、厚度均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BGA封装电路模块的镀覆挂具,包括连接片,连接片的中部设置有与电路模块底板BGA焊盘相对应的金属接触凸点,金属接触凸点上部和下部的连接片上均开设有镂空区域,镂空区域为打弯区域,打弯后,镂空区域与电路模块底板最外侧焊盘相切,镂空区域旁设置有挂镀孔。
连接片设置有对应电路模块底板BGA焊盘上四角位置的对位孔。
连接片上的两个镂空区域沿连接片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挂镀孔为连接片上部和下部各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9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