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废水资源化回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14339.6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0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本涛;廖继勇;康建刚;魏进超;何凯琳;戴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1D5/00;C01D3/04;C01D3/02;C01C1/16;C01C1/24;C02F101/12;C02F101/14;C02F1/469;C02F1/58;C02F1/52;C02F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徐楼;卜婷 |
| 地址: | 4100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资源 回收 方法 系统 | ||
一种高盐废水资源化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电吸附的方式将高盐废水中的氟离子和氯离子吸附到阳极吸附棒上,剩下以硫酸根为主的含硫酸根的杂盐废水,再将阳极吸附棒解吸得到氟氯废水;2)对氟氯废水加氯处理,提高氟氯废水中氯离子的浓度直至氯离子过饱和,氟离子和氯离子结晶析出得到氟氯混合物结晶,剩余饱和含氯溶液;3)将饱和含氯溶液结晶处理得到氯化物结晶盐;4)溶解氟氯混合物结晶得到含氟氯混合溶液,随着多次溶解和外加氟化物,并通过分离得到氟化物结晶。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减少了额外沉淀剂的投入,简化工艺流程,能够极大的提高针对高盐废水的氟氯分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盐废水回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盐废水资源化回收方法,属于烧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盐废水资源化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冶金、化工、制药等行业会产生大量高盐废水,高盐废水一般含有大量氟、氯及硫酸盐等化合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排放量大,不仅严重影响工业生产过程的安全及产品质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高毒害风险。
针对高盐废水的处理,若简单的采用蒸发/浓缩结晶方法,只能得到低值混合盐,无法资源化利用,且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纯化回收的思路一般采用“除氟+纳滤/冷冻结晶+蒸发结晶”的工艺路线,其中除氟工序一般采用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化学絮凝沉淀等方法,将氟转化为其他形态,实现氟的脱除。这些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与使用条件,总的来说存在操作复杂、投资较高、资源利用率低的不足。且纳滤法存在成本高,会产生杂盐母液的问题。近年来,电化学强化去离子技术在海水脱盐等领域得到关注,为工业高氟氯废水治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
此外,氟化钠/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化工、冶金、木材防腐剂等。目前,氟化钠/钾的主要生产方法包括熔浸法、中和法、氟硅酸钠法、离子交换法等。但这些方法均需要求较高的氟离子浓度,一般远高于实际含氟废水的浓度,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含氟废水一般不能用于制备回收氟化钠。仅少量专利和文献报道了采用氟废水制备回收氟化钠的方法,如中国专利CN201710109272报道了向含氟废水中加入含钙沉淀剂、含镁沉淀剂、含钠沉淀剂、含铵或氨沉淀剂,从而使氟从废水中分离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药剂投入大,操作繁琐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创新。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盐废水资源化回收方法,其能够在处理高盐废水的过程中,减少了额外沉淀剂的投入,简化工艺流程,能够极大的提高针对高盐废水的氟氯分离的效果,从而有利于在处理高盐废水的过程中对有价值物质氟化物、氯化物的回收,提高高盐废水的处理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处理高盐废水的过程中,减少了额外沉淀剂的投入,简化工艺流程,能够极大的提高针对高盐废水的氟氯分离的效果,从而有利于在处理高盐废水的过程中对有价值物质氟化物、氯化物的回收,提高高盐废水的处理质量。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盐废水资源化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离得到氟氯废水:采用电吸附的方式将高盐废水中的氟离子和氯离子吸附到阳极吸附棒上,剩下以硫酸根为主的含硫酸根的杂盐废水,再将阳极吸附棒解吸得到氟氯废水;2)获取饱和含氯溶液:对氟氯废水加氯处理,提高氟氯废水中氯离子的浓度直至氯离子过饱和,氟离子和氯离子结晶析出得到氟氯混合物结晶,剩余饱和含氯溶液;3)获取氯化物结晶盐:将饱和含氯溶液结晶处理得到氯化物结晶盐;4)分离得到氟化物结晶:溶解氟氯混合物结晶得到含氯混合溶液,随着多次溶解和外加氟化物,并通过分离得到氟化物结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高盐废水资源化回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3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壳体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下一篇:空气调节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