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的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14251.4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3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廖宝勇;王清顺;周伟强;焦浩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8 | 分类号: | F16L5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彭一波 |
地址: | 361027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塌陷 塑料管道 修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的修复装置,包括顶起结构,顶起结构包括第一顶起件、位于第一顶起件的上端的顶板、位于第一顶起件下端的底座,顶板及底座的底板均为弧形钢板。修复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控制器内设有驱动器,驱动器与第一顶起件经高压油管连接,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顶起件,第一顶起件顶起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使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复原。修复装置包括牵拉绳,牵拉绳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牵拉绳与高压油管并行,且牵拉绳的另一端位于作业人员操作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的修复方法,修复方法是采用修复装置对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进行修复的。本发明的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的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管道如塑料污水管、塑料排水管等因城市新建、扩建、改造等造成地面地貌发生变化,超过管材自身承受能力,会导致管道发生变形或者塌陷。且随着地下管道使用年限的增加,管道也会出现退化现象,同样也会使管道出现变形或者塌陷问题。地下管道变形或者塌陷会影响地下管网的排水排污功能,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地下管道的变形或塌陷问题,则会出现污水外溢污染周围环境或者导致路面塌陷的风险。因此,需要及时对变形或者塌陷的管道进行修复,以确保其正常的排水及排污功能。
目前,变形或者塌陷的塑料管道的修复,多采用对变形或者塌陷的部位进行局部开挖,通过机器人或者人工切割变形或塌陷的塑料管道,再更换新的塑料管道,实现塑料管道的修复。以上方式修复变形或塌陷的塑料管道具有以下几点问题:
1.局部开挖方式,对环境及路面交通的影响比较大,且工期较长,修复效率低、修复成本高,管道修复后还需要进行回填,修复原来的地貌,大大增加了管道修复的成本及降低了管道修复的效率;
2.通过机器人切割变形或塌陷的塑料管道,具有切割速度慢费用高的问题;人工切割变形或塌陷的塑料管道,具有切割危险系数高的问题;
3.通过将变形或者塌陷的塑料管道切割,再更换新的塑料管道,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及修复成本的增加的问题。
因此,亟需设一种适用于变形或者塌陷塑料管道的修复装置,并对现有的的塑料管道的修复方法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的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通过修复装置及其对应修复方法的对变形或塌陷的塑料管道进行操作,不用进行局部开挖,即可实现塑料管道的变形或塌陷位置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有的形状,大大提高了塑料管道的修复效率,降低了修复成本及修复工期。通过本发明的修复装置修复变形或塌陷的塑料管道,也能够避免人工进入管道内切割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等操作,大大提高了修复作业的安全性。
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的修复装置,包括顶起结构,顶起结构包括第一顶起件、位于第一顶起件的上端的顶板、位于第一顶起件下端的底座,顶板及底座的底板均为弧形钢板。
修复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器内设有驱动器,驱动器与第一顶起件经高压油管连接,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顶起件,第一顶起件顶起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使变形或塌陷塑料管道复原。
修复装置还包括牵拉绳,牵拉绳的一端设置在底座上,牵拉绳与高压油管并行,且牵拉绳的另一端位于作业人员操作端。
本发明通过设置变形或塌陷的塑料管道的修复装置,不用对变形或塌陷的塑料管道进行开挖修复,不用人工进入管道内,直接经检查井将修复装置引入变形或塌陷的塑料管道的区域,通过顶起结构将变形或塌陷的塑料管道支撑使其恢复原状进行修复,具有作业安全度高,修复效率高,修复成本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越非开挖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4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