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工装、定位试验装置及其圆周侧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3288.5 | 申请日: | 202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1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娇;王龙;张静;石博文;袁野;赵勇;黄强;李梦琦;熊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G01M15/02;G01M15/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李婷婷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工装 试验装置 及其 圆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工装、定位试验装置及其圆周侧隙方法,包括:用于支靠在扩压机匣上并与压气机转子连接配合以模拟压气机转子工作时定心状态的定位件;用于与定位件同轴布设并顶抵至定位件上的压紧件,通过对压紧件施加轴向力并推动定位件和压气机转子沿进气机匣方向轴向移动,直至消除压气机转子中前支承轴承的轴向游隙。本发明的定位工装,设计定位工装支靠扩压机匣的后端并与压气机转子连接配合,从而在轴向上模拟燃气涡轮转子并与压气机转子组合形成燃气发生器转子,通过对定位工装施加轴向力,压紧压气机转子向前推动直至消除压气机转子中前支承轴承的轴向游隙,使得中主动锥齿与中从动锥齿轮正常咬合,保证了圆周侧隙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涡轮轴发动机装配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定位工装。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定位工装.的定位试验装置及其圆周侧隙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2所示,某型燃气涡轮轴发动机的中央传动锥齿轮是发动机重要的传动结构,它由中主动锥齿轮和中从动锥齿轮组件组成,安装在压气机转子前端,将燃气涡轮带动压气机转子的能量传递到附件机匣内齿轮带动附件装置工作。为保证齿轮工作时两个齿轮啮合正常并形成润滑油膜,防止齿面啮合面积小造成齿顶过载断裂或齿面啮合面积大造成齿根磨损,装配时必须保证齿轮的圆周测隙合格且稳定。部件装配过程中测量的中央传动锥齿轮齿隙合格后,装配成整机需要再次模拟工作状态燃气涡轮转子高速运转带动压气机转子向前,检查此时中央传动锥齿轮圆周测隙是否合格,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关键之一。中主动锥齿轮固定在压气机转子上,中从动锥齿轮固定在前段机匣上,因为压气机转子的前支承轴承为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内外环之间存在轴向游隙,无法实现中央传动锥齿轮正常啮合,进行圆周测隙测量会存在很大的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位工装、定位试验装置及其圆周侧隙方法,以解决在发动机工作状态时难以进行锥齿轮圆周侧隙调整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位工装,用于模拟燃气涡轮转子以测量发动机工作状态时的中央传动锥齿轮的圆周侧隙,燃气涡轮转子包括扩压机匣、压气机转子和进气机匣,压气机转子包括前支承轴承,包括:用于支靠在扩压机匣上并与压气机转子连接配合以模拟压气机转子工作时定心状态的定位件;用于与定位件同轴布设并顶抵至定位件上的压紧件,通过对压紧件施加轴向力并推动定位件和压气机转子沿进气机匣的轴向移动,直至消除压气机转子中前支承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而实现燃气涡轮转子的模拟装配,从而方便测量发动机工作状态时的中央传动锥齿轮的圆周侧隙。
进一步地,定位件包括用于支靠在扩压机匣后端的外壁面上的支撑架,支撑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扩压机匣的安装边连接固定,支撑架上设有用于与压气机转子同轴布设的通孔,以及通过通孔引导进入压气机转子内并与压气机转子同轴连接的定位凸台,定位凸台通过第二连接件安装固定在支撑架上,定位凸台上设有用于使压气机转子内的中心拉杆贯穿布设的通槽,定位凸台上远离压气机转子的一端设有用于与中心拉杆锁紧固定的锁紧件,通过锁紧件与中心拉杆锁紧连接以将定位凸台压紧至压气机转子上,从而模拟压气机转子工作时的定心状态。
进一步地,定位凸台与压气机转子的离心叶轮端齿啮合连接配合。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采用插接连接、卡接连接、螺栓连接或焊接中的至少一种;第二连接件采用插接连接、卡接连接、螺栓连接或焊接中的至少一种;锁紧件采用与中心拉杆外螺纹配合的螺母。
进一步地,压紧件包括:设于定位件后端并沿轴向顶抵定位凸台的压套,以及用于支撑和径向定位压套并保证压套与定位凸台同轴顶抵对接的固定架,固定架通过第三连接件安装固定在支撑架上,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压套贯穿的通孔;压套远离定位凸台的一端设有用于施力以将压套压入通孔内并抵顶至定位凸台上的把手。
进一步地,压套的外表面与通孔内壁面采用螺纹配合;第三连接件采用插接连接、卡接连接、螺栓连接或焊接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3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嘧磺隆生产中氧氯化反应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铣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