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回收工艺与通过回收工艺得到的聚酰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611058.5 | 申请日: | 2020-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常欢;叶南飚;李成;周沃华;刘鑫鑫;朱秀梅;苏榆钧;唐磊;黄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11/08 | 分类号: | C08J11/08;C08G69/48;C08L77/00;C08L77/06;C08L7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黄烁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回收 工艺 通过 得到 | ||
1.一种聚酰胺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聚酰胺废料加入复配溶剂中,加热达到50℃至溶液的回流温度并搅拌至溶解后直接进行脱色处理,过滤,得到聚酰胺溶液;再将聚酰胺溶液加入去离子水中,聚酰胺在去离子水中沉淀析出,分离得到回收聚酰胺;
所述的复配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10-30份苯酚、15-40份甲苯;聚酰胺废料与复配溶剂重量比为1:1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聚酰胺加入复配溶剂后,加热达到100℃至溶液的回流温度搅拌溶解,再进行后续的脱色和过滤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脱色处理时加入脱色剂,脱色剂与聚酰胺废料的重量比范围是(1:8)-(1:12),将溶液升温达到50℃至溶液的回流温度保持0.5-2小时,再降温至低于50℃后过滤得到聚酰胺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聚酰胺溶液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5-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的复配溶剂还包括0-5份的甲醇、0-20份的邻甲酚、0-20份的苯甲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析出聚酰胺的温度范围是0℃-5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色剂选自活性炭、活性白土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废料选自脂肪族聚酰胺废料、半芳香族聚酰胺废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脂肪族聚酰胺废料选自PA6废料、PA66废料、PA12废料、PA1010废料、PA1012废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半芳香族聚酰胺废料选自PA6T废料、PA10T废料、PA10T10I废料、PA10T1010废料、PA10T1012废料、PA10T6T废料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将聚酰胺废料加入复配溶剂前,还包括粉碎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回收工艺得到的聚酰胺,其特征在于,聚酰胺中端羧基含量范围是10-40mol/t,结晶半峰宽范围是6-12℃,结晶焓范围是-40-60J/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10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