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10483.2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南洋;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马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H01L29/06;H01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4106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晶体管 阵列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的第一导电层、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层,半导体层包括有源区;第一导电层包括栅极,第二导电层包括源极和漏极,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不同层;栅极、源极和漏极中包括两个共用电极和一个分裂电极,分裂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绝缘的子电极,每个共用电极和每个子电极在衬底上的垂直投影,均与有源区在衬底的垂直投影相交叠。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薄膜晶体管不能改变驱动能力导致功耗浪费的问题,通过实现宽长比的切换,能够改变薄膜晶体管驱动能力,对应实现像素单元的亮度控制,降低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装置技术中,显示面板主要分为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 面板两种主流的技术。其中,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施加 电压,形成能够控制液晶分子偏转的电场,进而控制光线的透过实现液晶显示 面板的显示功能;有机自发光显示面板采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当有电流通过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时,发光材料就会发光,进而实现了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显 示功能。
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像素单元均是通过驱动信号输 入驱动电路实现启亮,且通过驱动信号进行显示亮度的控制。其中,驱动电路 的主要组成结构包括各类薄膜晶体管,根据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确 定对应的驱动信号和输出信号,实现像素单元的亮度控制。并且,薄膜晶体管 的尺寸参数例如宽长比决定了薄膜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显示面板在驱动过程中, 对于亮度较亮的像素单元,是可以通过增强薄膜晶体管的驱动能力来降低驱动 电压的方式从而降低面板的功耗的。然而,现有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在制备过 程中,薄膜晶体管的宽长比固定,不同像素单元对应的薄膜晶体管驱动能力相 同,导致显示面板不能根据像素的亮度来调节薄膜晶体管的驱动能力,导致了功耗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变薄 膜晶体管的宽长比,实现薄膜晶体管驱动能力的切换,对应实现像素单元的亮 度控制,降低功耗。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衬底以及设置在所 述衬底上的第一导电层、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半导体层包括有源区;
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栅极,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源极和漏极,所述第一导 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不同层;
所述栅极、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中包括两个共用电极和一个分裂电极,所 述分裂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绝缘的子电极,每个所述共用电极和每个所述子 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均与所述有源区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相交叠。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 薄膜晶体管。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 阵列基板。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 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 在薄膜晶体管中设置衬底以及设置在衬底上的第一导电层、半导体层和第二导 电层,半导体层包括有源区,第一导电层包括栅极,第二导电层包括源极和漏 极,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设置在不同层;同时设置栅极、源极和漏极中包 括两个共用电极和一个分裂电极,分裂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绝缘的子电极, 每个共用电极和每个子电极在衬底上的垂直投影,均与有源区在衬底的垂直投 影相交叠,可以利用至少两个子电极对应形成至少两个子薄膜晶体管,而由至 少两个子薄膜晶体管组成的薄膜晶体管,与子薄膜晶体管的宽长比不同,从而 实现了薄膜晶体管宽长比的切换,使薄膜晶体管具备了改变驱动能力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不仅能够减少显示面板驱动显示时的功耗,还能提高显示面板的 亮度补偿精度,改善显示面板驱动效率的同时,解决显示面板亮度不均的问题, 保证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马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马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10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