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时空特性的充电需求管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9710.X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2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丁肇豪;郭今冉;李雲建;张晶;张涛;胡娱欧;崔福博;李付强;梁明亮;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B60L53/63;B60L53/65;B60L5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崔玥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时空 特性 充电 需求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时空特性的充电需求管理方法及系统,包括:判断待充电电动汽车的汽车类型,得到待充电汽车类型;根据待充电汽车类型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分别确定充电时间约束条件和充电位置约束条件;根据充电站集合中每个充电站的位置属性和每个充电站的负荷分布特性,得到充电站充电功率条件集合;根据充电时间约束条件、充电位置约束条件和充电站充电功率条件集合对碳排放量目标函数进行计算,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充电站点和充电功率。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及系统,同时考虑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的时空特性以及不同充电站的位置属性和负荷分布情况对充电需求进行管理,有助于优化负荷特性,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考虑时空特性的充电需求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燃油汽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电动汽车因其环保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促使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压力,同时电动汽车也提供了大量的需求侧柔性负荷。合理优化电动汽车提供的需求侧柔性负荷资源,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
申请号为:201911164278.1,发明名称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方法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对电动汽车进行有效优化,促进车辆有序充电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降低系统峰谷差的优势,但其主要包含了车辆的耗电特性,并未考虑不同车辆的时空特性和充电站的位置属性。申请号为:201911020350.3,发明名称为一种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实时控制策略及优化方法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实时控制电动汽车充电的策略,其同时考虑接受有序管理和未接受有序管理的车辆对系统负荷的影响,但未考虑车辆充电时间延迟和充电位置转移对配电网的作用,调度结果难以保证智能管理情境下的有效性。申请号为:201911144531.7,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双层优化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有序充电方法的专利中,建立了一种削减峰谷差和减少车辆充电时间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确定各充电站的调度计划,下层模型得到每个车辆的具体充电方案,但该发明没有考虑到各充电站的经济性,在实际应用时可能激励充电站参与该充电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时空特性的充电需求管理方法及系统,同时考虑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的时空特性,以及不同充电站的位置属性和负荷分布情况对充电需求进行管理,有助于优化负荷特性,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考虑时空特性的充电需求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待充电电动汽车;
判断所述待充电电动汽车的汽车类型,得到待充电汽车类型;所述汽车类型包括电动私家车类、电动出租车类和电动公务车类;
根据所述待充电汽车类型的时间特性,确定充电时间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待充电汽车类型的空间特性,确定充电位置约束条件;
获取充电站集合;所述充电站集合中包括所述待充电电动汽车所在区域的所有充电站;
根据所述充电站集合中每个充电站的位置属性和每个充电站的负荷分布特性,确定每个充电站的充电功率条件,得到充电站充电功率条件集合;
获取碳排放量目标函数;
根据所述充电时间约束条件、所述充电位置约束条件和所述充电站充电功率条件集合对所述碳排放量目标函数进行计算,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充电站点和充电功率。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待充电汽车类型的时间特性,确定充电时间约束条件,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待充电汽车类型确定最长充电延迟时间;
获取所述待充电电动汽车到达第一个充电站的时间,得到初始到站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未经华北电力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97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