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植物油脱色纳米吸附剂、其预辐射合成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09425.8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4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生;李婷婷;柳国;宋晓芳;杨金玉;汪政熙;张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30;C11B3/10;C11B3/08;C11B3/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李双全 |
地址: | 437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植物油 脱色 纳米 吸附剂 辐射 合成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植物油脱色纳米吸附剂的预辐射接枝合成方法。将疏水性官能团的单体成功引入纳米氧化物基质表面,既能保证纳米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也能够实现对植物油中的色素及其它有机物的选择性的快速高效吸附。预辐射接枝技术可实现单体接枝率的可控调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毒,反应过程不添加交联剂、引发剂以及任何对人体有毒的物质,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利用辐射技术制备相关纳米植物油脱色吸附剂是极富前景的研究途径。植物油脱色纳米吸附剂所用的纳米氧化物基材,经过简单的酸碱处理,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该产品对植物油脱色效果好、油损少,且脱色后油脂不会返色,有效提高油品质量稳定性,特别适用于植物原油吸附脱色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植物油脱色纳米吸附剂的预辐射接枝合成方法,特别是一种通过电离辐射接枝方法,在纳米氧化物表面引入疏水性官能团的单体,既能保证纳米氧化物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也能够实现对植物油中的色素以及其他有机物的有效吸附。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植物油脱色纳米吸附剂,有望有效应用于植物油精加工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17年,我国精制植物产量就达到了6071.8吨,市场广泛。通过机械或化学方法从大豆、花生和油菜籽等油料种子中提取出来的植物油,需进一步的脱胶、脱蜡、碱中和、漂白和除臭等精制工艺来提高质量。而其中主要环节为漂白即脱色环节。脱色主要是去除毛油中混有的类胡萝卜素及叶绿素等油溶性色素及其微量金属、皂粒、磷脂等杂质,从而改善油品外观和储存稳定性。脱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油样的外观和等级评定。
现今,常见的植物油脱色的工艺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与物理相结合方法等。专利104593148介绍了一种沙棘果油的脱色方法,主要分为3部分:脱水、脱色、过滤。其中脱色技术是:在一定温度下,将活性白土和活性炭与沙棘果油共混后,搅拌一定的时间进行脱色。
专利101381652描述了蓖麻油精炼的连续脱水脱色工艺,依托于真空真空干燥器、脱色塔等设备以及白土活性炭等脱色剂,对二级蓖麻油进行脱色。
专利103055802则利用凹凸棒豁土进行无机酸活化处理后,再用具有抗氧化性的有机酸或其盐类修饰,得到了具有抗氧化性能的凹凸棒豁土棕桐油脱色剂。
相关专利所述的主要是通过组建专门的脱色装置,对植物油脱色工艺进行改造升级,脱色成本较高。另外,利用吸附剂脱色也是常用的手段之一,最多报道的吸附剂是酸活化蒙脱石,俗称活性白土。活性白土对叶绿素及其它胶溶性杂质如磷脂、蛋白质、粘液物等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能力,可脱除溶于油中或以胶态粒子分散于油中的色素及其他杂质。但是,活性白土在脱色后油脂的酸值回升明显,过氧化物和次级氧化产物含量升高,造成油品品质的下降。特别是对于原油、油渣等,由于其颜色深,处理困难,其中含有比其他植物油脂更复杂、数量较多的其他油溶性物质,常规的活性白土脱色方法则不能达到标准要求,而且容易返色,油损失量大,返色油即使重新脱色也难以脱除,无法达到质量要求,更无法达到高品质油脂的质量,无法保证一级油的正常生产需求,因此如何保证脱色效果是一个面临植物油脱色领域的技术瓶颈。
辐射接枝法的特点:①基材可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产生活性位点和活性自由基相互连接,避免了高温高压等条件对材料造成损害;②基材产生活性自由基是由射线引发,不需要在其中加入催化剂、引发剂等物质,从而能得到更纯净、更清洁的接枝产物;③通过控制辐射接枝反应条件,可以对接枝率、官能团的含量及其分布等有效调控。辐射接枝法相对于上述物理、化学方法而言,实现了有效的补充和完善,有效的规避了上述的缺陷,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利用辐射技术制备相关纳米植物油脱色吸附剂是极富前景的研究途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开一种用于植物油脱色纳米吸附剂的预辐射接枝合成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经检索,国内尚未有与本发明相同的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9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磁性主动密封蝶阀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单一状态机的网络日志解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