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数字化驯服时钟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3928.4 | 申请日: | 2020-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7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海;任代蓉;杨成;胡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L7/26 | 分类号: | H03L7/26;G04G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温利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数字化 驯服 时钟 系统 | ||
1.一种自适应数字化驯服时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数字倍频单元、数字鉴相器、误差统计单元、多级柔性防失锁分频控制电路、任意小数数字分频单元和反馈单元;
所述信号数字倍频单元包括前级倍频单元和后级倍频单元;其中,前级倍频单元采样采用锁相倍频结构,后级倍频单元采用等相位平移倍频结构;输入时钟Clk-in通过PLL锁相倍频结构倍频处理,得到的放大m倍频率的clk_m;再将clk_m作为等相位平移倍频结构的输入,等相位平移倍频结构根据需要的倍频数n,将时钟clk_m进行n等分相位的平移输出,得到平移后的n个时钟:0°,360°/n,360°*2/n,…,360°*(n-1)/n,最后再将这n个时钟叠加成的m×n倍频时钟,并作为时钟同步输入信号Clk_mn;
所述数字鉴相器包括相频计算单元和相频比较单元;在外接的秒脉冲信号pps的时间阈内,利用相频计算单元中频率计数器分别计算时钟同步输出信号Clk-out与时钟同步输入信号Clk的频率,然后通过频率比较器计算出频率差值Δf;同时,利用相频计算单元中相位计数器分别计算时钟同步输出信号Clk-out与时钟同步输入信号Clk_mn的相位,然后通过相位比较器计算出相位差值Δp;最后将频率差Δf和相位差Δp输入至误差统计单元;
所述误差统计单元包括频率误差,主要用于对频率误差Δf与相位误差Δp进行统计与暂存;
所述多级柔性防失锁分频控制电路,主要作用是调节分频控制字,为后级任意小数数字分频单元提供分频控制字;多级柔性防失锁分频控制单元根据误差统计单元暂存的频率误差Δf和相位误差Δp确定误差Δf所在的抖动范围,然后依据抖动范围确定分频系数,最后依据分频系数利用控制字调节器计算出分频控制字,再输入给任意小数数字分频单元;
所述任意小数数字分频单元,根据分频系数和分频控制字对反馈信号clk_d的频率进行升频或降频操作,从而实现与期望的时钟同步输出信号Clk-out同步输出;
所述反馈单元包括频率反馈单元和相位反馈单元;用于提取时钟同步输出信号Clk-out的频率与相位值,再反馈至数字鉴相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数字化驯服时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数字倍频单元进行信号倍频的具体过程为:
(2.1)、初始频率Fin的输入时钟Clk_in经过预分频计数器分频处理后得到频率大小为FREF的参考时钟;
(2.2)、鉴相器检测反馈时钟与参考时钟之间的频率差和相位差,当检测到参考时钟与反馈时钟之间的频率和相位不一致时,会产生一个“up”或者“down”的控制信号;其中,若检测到反馈时钟超前于参考时钟,则输出“up”控制信号,若检测到反馈时钟滞后于参考时钟,则输出“down”控制信号;
(2.3)、控制信号通过环路滤波器转换为电压信号传递给压控振荡器;
(2.4)、若压控振荡器接收到“up”转换的控制电压信号后则提高输出时钟频率FVCO,直到FVCO为输入时钟频率Clk_in的m倍;若压控振荡器接收到“down”转换的控制电压信号后则降低输出时钟频率FVCO,直到FVCO为输入时钟频率Clk_in的m倍;最后将压控振荡器的输出时钟输入至VCO相位选择器,同时反馈给反馈除法器;
(2.5)、反馈除法器对压控振荡器的输出时钟再进行m倍分频操作,再反馈给鉴相器;根据设定的相位要求,压控振荡器的输出时钟选定到指定的一路选择器与后置分频器通道,并进行相位与频率的调整,得到放大m倍频率且相位合适的输出信号clk_m;
(2.6)、将放大m倍频率的clk_m输入至等相位平移倍频结构,等相位平移倍频结构再根据需要的倍频数n,将时钟clk_m进行n等分相位的平移输出,得到平移后的n个时钟:0°,360°/n,360°*2/n,…,360°*(n-1)/n,最后再将这n个时钟叠加成的m×n倍频时钟Clk_m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39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基氮/粗蛋白的新型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厚铜板阻焊印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