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协同斜盘转缸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00023.1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3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柳平;延黎;周留成;聂祥樊;苗卓广;刘东亮;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47/04 | 分类号: | F16H47/04;F16H57/021;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斜盘转缸式 轴向 活塞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协同斜盘转缸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包括基体、缸体、传动组件和协同轴组件;缸体包括平行绕中心轴线圆周阵列布置的至少两个缸,缸体相对于其中心线自转使得缸绕中心线公转;传动组件包括斜盘,协同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绕所述中心轴线布置的协同轴,协同轴两端分别对应与斜盘和缸体通过圆柱副配合,实现相对转动和往复运动,以此协同缸体与斜盘之间的运动(转缸结构),形成斜盘外缘到缸体距离的周期往复变化以驱动连杆活塞在缸内往复运动,从而使得连杆只传递往复驱动力,不参与传递维持斜盘与缸体同步的载荷,去除现有技术的滑靴结构,简化连杆与活塞、连杆与斜盘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使结构整体简单轻便,延长连接副的使用寿命,节约制造及使用成本,并可以扩展结构用途,能够满足活塞泵、压缩机、发动机的设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协同斜盘转缸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轴向活塞装置是利用绕一中心轴线布置的缸、与缸配合的活塞以及转动斜盘形成驱动或被驱动;基本结构是活塞通过连杆连接斜盘,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传递至斜盘,由斜盘利用凸轮传动原理转变为转动输出;或者,由斜盘转动从而改变轴向位置并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形成往复运动并做功。
由上述结构可知,连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承担传动、传力的作用,还要约束斜盘与缸体(活塞)之间的协同动作,于是在斜盘转动传力至活塞或者由活塞传递力至斜盘,均承载较为复杂,具有各个方向的偏转力矩,因而,通常的结构中会采用滑靴结构适应各个方向的方位改变,结构较为复杂;并且,该结构有受力状态复杂,滑靴结构需要具有充分的润滑,不但使得结构极为复杂,还易于出现磨损导致机器故障,同时,也难于应用到发动机和压缩机等空气介质机械。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轴向活塞装置进行改进,改变连杆的受力状态,从而简化整个装置的结构,延长传动副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相对于传统的曲轴连杆活塞驱动结构,不仅更加紧凑而且连杆摆角大幅降低,活塞径向载荷减小,机械效率提高,活塞-缸套间不利载荷降低,可扩展应用领域,为设计基于轴向活塞的超紧凑型压缩机和发动机创造活塞驱动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协同斜盘转缸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改变连杆的受力状态,从而简化整个装置的结构,延长传动副的使用寿命,节约使用成本,相对于传统的曲轴连杆活塞驱动结构,不仅更加紧凑而且连杆摆角大幅降低,活塞径向载荷减小,机械效率提高,活塞-缸套间不利载荷降低,可扩展应用领域,为设计基于轴向活塞的超紧凑型压缩机和发动机创造活塞驱动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轴协同斜盘转缸式轴向活塞驱动装置,包括基体、缸体、传动组件和协同轴组件;
所述缸体具有一中心轴线,且缸体包括平行绕中心轴线按圆周阵列布置的至少两个缸,与所述缸配合设置有活塞,与所述活塞配合设置有连杆,所述缸体相对于基体可绕中心轴线自转使得缸绕中心轴线公转;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斜盘,所述斜盘以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倾斜的方式安装,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活塞,另一端连接斜盘;所述斜盘以可绕自身轴线转动且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倾斜的方式安装;
所述协同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绕所述中心轴线布置的协同轴,所述协同轴两端分别对应与斜盘和缸体通过圆柱副配合,使得斜盘与缸体之间形成在圆周方向的同步。
进一步,所述协同轴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斜盘轴线平行,第二轴段与缸体转动轴线平行,所述斜盘设有与第一轴段配合的斜盘协同轴孔,缸体设有与第二轴段配合的缸体协同轴孔。
进一步,所述缸体的各个缸之间一体成形或固定连接,所述基体设有与中心轴线同轴的支撑轴,所述缸体转动配合支撑于支撑轴。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于基体的上支撑座,上支撑座下端与摆盘配合形成驱动斜面,所述连杆连接于摆盘的外缘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00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