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8345.7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宋芸佳;史晓莹;周中玉;周霆;辛敏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12 | 分类号: | C08L25/12;C08L55/02;C08L35/06;C08K3/34;C08L3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慧;郭国中 |
地址: | 2011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电镀 abs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ABS树脂10-20份,
ABS高胶粉25-35份,
高支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40-55份,
耐热剂10~15份,
高岭土0.1-10份,
其它助剂0.5~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树脂的平均重均分子量为150000-180000,包括10-15ωt%的丁二烯橡胶和20-30ωt%的丙烯腈,余量为苯乙烯,所述的丁二烯橡胶的平均粒径为0.7-2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BS高胶粉包括50-65ωt%的丁二烯橡胶,10-30ωt%的丙烯腈,余量为苯乙烯,所述的丁二烯橡胶的平均粒径为200-5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支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220000,包括30-50ωt%丙烯腈,余量为苯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热剂包括N-苯基马来酰亚胺及其共聚物或α-甲基苯乙烯及其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岭土纯度为95-98%,粒径为10-30nm,比表面积为300-500m2/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包括硅烷偶联剂、抗氧剂、润滑剂、热稳定剂、脱模剂、紫外光吸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包括α-官能团硅烷偶联剂、甲基十二烷基二甲氧基硅烷、新型高分子型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抗氧剂包括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硫代酚类抗氧剂、硫代胺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复合酯、酰胺蜡、芥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热稳定剂包括α-甲基苯乙烯、马来酸酐、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脱模剂包括褐媒蜡、季戊四醇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紫外光吸收剂包括苯并三唑型紫外吸收剂。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重量份,将ABS高胶粉、耐热剂、高岭土和助剂混合后得到一级粗产物;
B、按重量份,将ABS树脂、高支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与一级粗产物混合后得到二级粗产物;
C、将二级粗产物投入双螺杆挤出机,经过熔融、挤出、冷却、干燥,然后切粒,即得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为同向旋转的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机筒设有真空抽排装置以及温控装置,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长径比为25-40: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高温电镀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和B中,采用高速混合机进行混合,所述高速混合机的转速为650-1300r/min,混合时间为5-10min;
步骤C中,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段温度为150-180℃、塑化段温度为210-230℃、均化段温度为220-250℃,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200-700rpm;所述干燥温度为60-85℃,时间为2-6h;所述冷却温度为20-50℃;所述切粒采用的切粒机转速为600-10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山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83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