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原胶的生产和分离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7785.0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3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薄文文;郑世涛;刘建阳;来凤堂;李树标;范婷婷;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阳 |
主分类号: | C12P19/06 | 分类号: | C12P19/06;C12N1/20;C08B37/00;C12R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原胶 生产 分离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发酵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黄原胶的生产和分离工艺,其包括恒容发酵工序和分离提取工序。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成本低,产品透光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黄原胶的生产和分离工艺。
背景技术
黄原胶又称汉生胶,是黄单胞杆菌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经发酵生产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微生物多糖,黄原胶可溶于冷水及热水中,充分水合后形成高粘度溶液,具有高效的增稠作用,良好的耐温、耐盐、耐热以及耐酸碱性。黄原胶水溶性好,充分水合后形成高粘度溶液,是当前国际上集增稠、悬浮、乳化、稳定于于一体.性能最优越的生物胶;可作为乳化剂、稳定剂、凝胶增稠剂、浸润剂、膜成型剂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石油等领域。
提高发酵效率,降低发酵成本,是黄原胶生产企业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的技术问题。申请人致力于黄原胶发酵工艺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中国专利“低成本高品质黄原胶的发酵工艺”采用膜偶联透析发酵的方式,避免了由于营养物的缺乏、生存环境变差、黄原胶的反馈抑制作用等发酵中的问题,提升了发酵效率,黄原胶的总产量大幅提高,较单一发酵方式提高了60%。
现有技术对黄原胶提取分离工艺有较多的记载。
CN103205471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浓度多价离子溶液的黄原胶制备工艺,属于黄原胶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发酵阶段和提取阶段。通过在发酵过程中进行降PH、降温控制,发酵液提取过程中通过酸化处理,然后冷却用醇类反复结晶两次,固液分离、干燥、粉碎后得到黄原胶产品。
CN102659954A公开了一种黄原胶的分离纯化方法,具体步骤为:先将黄原胶发酵液稀释,进行珍珠岩过滤、中性蛋白酶降解、灭酶活、超滤浓缩、乙醇沉淀、离心干燥,得到高品质黄原胶产品。
上述工艺存在透光率较差以及工艺复杂等缺陷。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申请人继续对黄原胶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因此,本申请提出了黄原胶的生产和分离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黄原胶的生产和分离工艺,其包括恒容发酵工序和分离提取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恒容发酵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黄单胞菌种子液接入装有200L发酵培养基的300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培养48h;
步骤2)以0.2L/min的速率从发酵罐上部流加营养液,同时发酵罐下部的放料口以0.2L/min的速率放出发酵液;
步骤3)当发酵进行至80h时罐内黄原胶浓度开始呈下降趋势,当发酵进行至84h时,结束发酵;合并步骤2)中的发酵液和发酵罐中的发酵液,用于后续分离提取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恒容发酵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黄单胞菌种子液按照10%的接种量接入装有200L发酵培养基的300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培养,接种浓度OD600为1.5,发酵温度30℃,溶氧控制在20%,在发酵进行至48 h时,测得罐内葡萄糖浓度为2g/L;
步骤2)开始以0.2L/min的速率从发酵罐上部流加营养液,同时发酵罐下部的放料口以0.2L/min的速率放出发酵液;
步骤3)发酵罐内黄原胶浓度维持在恒定浓度,当发酵进行至80h时罐内黄原胶浓度开始呈下降趋势,当发酵进行至84h时,罐内黄原胶浓度下降至15 g/L,此时停罐结束发酵;合并步骤2)中的发酵液和发酵罐中的发酵液,用于后续分离提取工序。
优选地,
所述营养液的组分包括:葡萄糖,氯化铵,乙醇,精氨酸,蛋氨酸,VB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阳,未经刘建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