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预制桩及预制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7560.5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周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兆弟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4;B28B21/32;B28B21/92;C04B24/38;C04B18/08;C04B14/04;C04B1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陕芳芳 |
地址: | 3158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预制 | ||
1.混凝土,包括成分:水泥、第一骨料、第二骨料、减水剂和水,所述第一骨料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骨料的粒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分:复合矿物外加剂和纤维素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的所述混凝土中,所述水泥、所述第一骨料、所述第二骨料、所述减水剂、所述水、所述复合矿物外加剂和所述纤维素醚的重量占比分别为:300~320kg、1274~1299kg、627~652kg、6.8~7.4kg、112~122kg、130~150kg和0.08~0.09k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矿物外加剂由矿渣粉、粉煤灰、沸石粉、硅灰和偏高岭土按设定比例组成,以使所述复合矿物外加剂的密度为2.8g/cm3,比表面积为600m2/kg,细度为0.45%,氧化镁含量占7.8%,三氧化硫含量占5.75%,流动比为105%,蒸养活性为107%,含水率为0.0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醚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其粘度为15000mPa.S。
5.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述混凝土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备料;
先在搅拌机内加入所述第二骨料,在所述第二骨料的加入量到达其备料量的第一设定百分比时,同时加入所述水泥、所述复合矿物外加剂和所述纤维素醚;待所述第二骨料、所述水泥、所述复合矿物外加剂和所述纤维素醚加完后,所述搅拌机干拌设定时间;
接着加入所述水,所述水的加入量到达其备料量的第二设定百分比,再加入所述第一骨料,在所述第一骨料的加入量到达其备料量的第三设定百分比时,加入所述减水剂和剩余的所述水;
所述搅拌机搅拌均匀后出料,其中,所述搅拌机的总搅拌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净搅拌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的比值为0.4~0.55。
6.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桩的桩本体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制成的混凝土桩。
7.预制桩的制备方法,包括混凝土料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料的制备方法为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进行布料和合模操作后的混凝土料进行离心,所述离心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所述第一阶段、所述第二阶段、所述第三阶段、所述第四阶段和所述第五阶段的离心转速依次增加,且离心加速度也依次增加;所述离心还包括第六阶段,所述第六阶段的离心转速逐渐降低至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制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的所述第一阶段、所述第二阶段、所述第三阶段、所述第四阶段和所述第五阶段的总时长为8~12.5min,所述第一阶段、所述第二阶段、所述第三阶段、所述第四阶段和所述第五阶段的离心时长占所述总时长的比值依次为:11.8%~21.1%、9.1%~19.1%、8%~12.5%、8.3%~16.7%和42.1%~5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的离心转速为45~60r/min,离心加速度为0.7~1g,离心时长为1~2min;所述第二阶段的离心转速为75~115r/min,离心加速度为1.8~3g,离心时长为1~2min;所述第三阶段的离心转速为135~200r/min,离心加速度为6~9g,离心时长为1min;所述第四阶段的离心转速为200~300r/min,离心加速度为13~20g,离心时长为1~1.5min;所述第五阶段的离心转速为280~420r/min,离心加速度为25~40g,离心时长为4~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兆弟,未经周兆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5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