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安全监控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97393.4 | 申请日: | 202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苑贵全;张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邦盛北斗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8 | 分类号: | G07C9/38;G07C9/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德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安全 监控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监控方法及其系统,其中,交通安全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监控数据,其中,监控数据至少包括:行车路线、所有的监控对象数据和交通工具信息;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通行指令;将通行指令下发至相应的检查站,使相应的检查站根据通行指令对相应的交通工具进行通行检查。本申请具有在保证通行安全的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检查效率,减少了车辆拥堵状况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安全监控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检查站是对进入特定区域的人员及其交通工具与随行物品等进行检查的关卡式机构,想要通过检查站而进入特定区域的人员通常需要出示相关证件,经检查人员查验无误后予以放行。现有的检查站检查均需要乘客下车并手持身份证依次走过检查站进行检查,检查效率较低。且对于公交车一类乘客较多的交通工具而言,除了检查时间长外,等待进行检查的时间也很长,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安全监控方法及其系统,具有在保证通行安全的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检查效率,减少了车辆拥堵状况的技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交通安全监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监控数据,其中,监控数据至少包括:行车路线、所有的监控对象数据和交通工具信息;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通行指令;将通行指令下发至相应的检查站,使相应的检查站根据通行指令对相应的交通工具进行通行检查。
如上的,其中,获取监控数据的子步骤如下:确定行车路线;对在行车路线中上车的监控对象进行监控对象数据采集;对监控对象数据中的温度信息进行预判断,若预判断结果为温度值正常,则对该监控对象数据进行存储;若预判断结果为温度值异常,则发出警报;利用行车路线、所有的监控对象数据和交通工具信息生成监控数据。
如上的,其中,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生成通行指令的子步骤如下:对监控数据中的所有监控对象数据进行处理,获得通行信息;根据监控数据中的行车路线,确定执行检查站;利用通行信息、执行检查站和监控数据中的交通工具信息生成通行指令。
如上的,其中,对监控数据中的所有监控对象数据进行处理,获得通行信息的子步骤如下:分别对每个监控对象的身份证信息进行有效性核对,生成核对结果;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人证是否一致,并生成认证结果;完成所有的监控对象数据的核对和/或验证后,根据核对结果和认证结果生成通行信息。
如上的,其中,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验证人证是否一致,并生成认证结果的子步骤如下:根据边缘检测算法,从图像数据中获取第一处理区域,从图像数据中选取颜色在基准RGB值范围内的区域,作为第二处理区域,将第一处理区域与第二处理区域重合的区域作为人脸区域;从人脸区域中获取特征区域,以特征区域的中心确定一矩形区域,将矩形区域依次绕中心旋转0~180°,每个旋转操作后,均将矩形区域分成多个子区域,分别提取每个子区域的纹理特征,获得与每个旋转操作对应的纹理特征集合;将与每个旋转操作对应的纹理特征集合与身份证信息中的人脸数据进行比对,计算每个旋转操作对应的相似度,若每个旋转操作对应的相似度均高于预设值,则将身份证信息中的人脸数据与图像数据一致,认证结果为认证一致,若每个旋转操作对应的相似度均低于预设值,则将身份证信息中的人脸数据与图像数据不一致,认证结果为认证不一致。
如上的,其中,子区域的纹理特征的表达式如下:其中,LW为子区域的纹理特征;pc为子区域的中间位置像素点的灰度值; q为3×3窗口中除中间位置像素点外的第q个像素点,q为自然数,q∈[0,8];pq为邻域内第q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其中,当Pq-Pc≥0时,θ(Pq-Pc)=1;当Pq-Pc<0 时,θ(Pq-Pc)=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邦盛北斗科技股份公司,未经广东邦盛北斗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7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