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钻孔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95907.2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熊财新;周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景旺精密电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5/00;H05K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于建 |
| 地址: | 34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钻孔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PCB钻孔方法,涉及PCB生产技术领域。所述PCB钻孔方法包括:依次在工作台面上层叠放置垫板以及PCB板;控制钻刀下降至紧贴所述PCB板表面的铜面,并将钻刀此时的位置作为钻孔的初始位置;控制钻刀上升,并在所述PCB板上放置冷冲盖板,所述冷冲盖板为绝缘体;启动所述钻刀,并按照预设的钻孔参数进行钻孔。本发明采用冷冲盖板(不导电的物质),其下钻深度是从钻刀刀面接触PCB表面的铜面开始计算下钻深度,故减少了冷冲盖板中间的负差,因此,其深度控制更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钻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密度组装的发展,及顺应电路板小型化的趋势,高密度的多层配线已经是印刷电路板的必然做法。为提高配线密度,使用经过导电化的盲埋孔作局部的立体连接,也是印刷电路板制作过程中常见的做法,而此设计通过镭射盲孔技术很难完成达到要求,故只有机械控深盲钻的技术来完成。机械控深钻盲孔就务必在钻孔时进行严格的深度控制。目前,机械控深钻目前都是从下刀点接触面开始计算下钻深度,传统钻孔均使用铝片作盖板,铝片的厚度均匀性和柔韧性易凹凸不平,且因下钻较浅钻刀易倾斜等客观因素存在,致使控深钻的深度公差最好只能够控制在±0.125mm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PCB钻孔方法旨在解决技术问题中机械控深钻的精度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PCB钻孔方法,所述PCB钻孔方法包括:
依次在工作台面上层叠放置垫板以及PCB板;
控制钻刀下降至紧贴所述PCB板表面的铜面,并将钻刀此时的位置作为钻孔的初始位置;
控制钻刀上升,并在所述PCB板上放置冷冲盖板,所述冷冲盖板为绝缘体;
启动所述钻刀,并按照预设的钻孔参数进行钻孔。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启动所述钻刀,并按照预设的钻孔参数进行钻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垫板、所述PCB板以及所述冷冲盖板固定在一起。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将所述垫板、所述PCB板以及所述冷冲盖板固定在一起,包括:
通过胶带将所述垫板、所述PCB板以及所述冷冲盖板固定在一起。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钻刀的直径为0.25-0.5mm。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钻孔参数包括转速,所述转速为80-120Krpm/min。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钻孔参数包括进刀速,所述进刀速为1.0m/min。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钻孔参数包括回刀速,所述回刀速为18m/min。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钻孔参数包括孔限,所述孔限为1500。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冷冲盖板的厚度为0.3-0.5mm。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垫板为木垫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因控深钻是通过接触导电物质导电后再回传给主机,由机台控制系统自动计算所需下钻的深度。现有技术中,采用铝片作盖板,由于铝片是导电物质,故下钻深度是从钻刀刀面接触铝片开始计算下钻深度(增加铝片厚度的均匀和凹凸不平影响负差)。本发明采用冷冲盖板(不导电的物质),其下钻深度是从钻刀刀面接触PCB表面的铜面开始计算下钻深度,故减少了冷冲盖板中间的负差,因此,其深度控制更精准,可以达到±0.05mm。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景旺精密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景旺精密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9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