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梁组成的加工组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5824.3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9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田玉吉;王洋;徐晓东;王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成 加工 方法 | ||
本申请所述的边梁组成的加工组焊方法,提出一种新型组焊方法,即根据底架设计结构优化组焊步骤和采取减小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遵从先焊接侧无拘束且自由收缩的原则制定焊接顺序,以期有效减小底架边梁组成的焊接收缩和变形,保证边梁和底架的制造质量,满足后续工序对型材尺寸的严格需求。包括以下实施步骤:(1)、中部边梁型材机加预留加强筋;(2)、机加工后边梁型材底架正位组焊;(3)、边梁与边梁地板底架正位组焊及调修;(4)、边梁组成与内边梁底架正位组焊及调修。在执行所述步骤(1)之前,对边梁组成的各部件工艺放量后的尺寸进行检验,并进行焊前清理打磨;在执行所述步骤(1)的过程中,在中部边梁型材内、外表面预留连接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车辆的边梁组成的加工组焊方法,车辆焊接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国内轨道车辆应用技术的高速发展,铝合金得到广泛的应用,车体结构不断得到设计优化,铝合金底架作为车体的主要承载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侧墙、车顶、端墙公差范围内的匹配组装。而底架焊接过程的焊缝收缩变形对边梁长度、底架宽度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到后序部件的定位组焊及底架总成后的交检。
现有的铝合金头车底架边梁,通常由一位端部过渡边梁和通长边梁型材组焊而成,其焊后尺寸相对稳定。某头车底架边梁组成采用新型设计理念,由二位端边梁、中部边梁、端部边梁、边梁地板、内边梁、加强板等组焊而成,且所有接头型式为带永久垫板的焊缝。因此,现有技术中底架边梁组成组装部件数量多,中部边梁区域分布密集错综复杂的焊缝,且表现为焊接变形较大等缺点。究其原因,一方面对于三段边梁型材的组焊,如果组装焊缝间隙过大或不均匀,将会导致边梁收缩量大或一、二位侧边梁焊后长度不一致,影响底架与前端底架的组装;另一方面,中部边梁区域分布密集错综复杂的焊缝,导致中部边梁的外表面向内边梁侧倾斜,内边梁向中部边梁的外表面侧倾斜,即内边梁外表面相对于边梁地板水平基准面的垂直度超差,焊后底架宽度尺寸超出允许值下限,且难于通过火焰调修矫正,从而影响后序侧墙、车顶或内装件的组装,严重时还将导致产品报废。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述的边梁组成的加工组焊方法,其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新型组焊方法,即根据底架设计结构优化组焊步骤和采取减小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遵从先焊接侧无拘束且自由收缩的原则制定焊接顺序,以期有效减小底架边梁组成的焊接收缩和变形,保证边梁和底架的制造质量,满足后续工序对型材尺寸的严格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述的边梁组成的加工组焊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1)、中部边梁型材机加预留加强筋;
(2)、机加工后边梁型材底架正位组焊;
(3)、边梁与边梁地板底架正位组焊及调修;
(4)、边梁组成与内边梁底架正位组焊及调修。
在执行所述步骤(1)之前,对边梁组成的各部件工艺放量后的尺寸进行检验,并进行焊前清理打磨;
在执行所述步骤(1)的过程中,在中部边梁型材内、外表面预留连接筋。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步骤(2)中,将端部边梁、中部边梁和二位端边梁吊放至专用工装上进行正位组装;采用专用工装定位夹具进行紧固定位,然后进行段焊,段焊长度控制在50~60mm之间,且按照从二位端向一位端、边梁组成正位焊接后再翻转完成反位焊接的顺序进行焊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步骤(3)中,将焊接完成后的端部边梁、中部边梁、二位端边梁与边梁地板正位吊运至专用工装进行组装,限定组装焊缝间隙≤1mm;通过工装夹具进行固定,然后进行段焊,限定段焊缝长度在50~60mm之间,段焊间距在1000~1200mm之间,且采用双丝IGM自动焊接操作;焊接顺序是先完成边梁组成的正位焊接,再翻转边梁组成完成反位焊接,焊接方向是从二位端向一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5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