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玫瑰花去刺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93478.5 | 申请日: | 2020-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8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世康 |
主分类号: | A01G5/00 | 分类号: | A01G5/00;B02C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玫瑰花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玫瑰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玫瑰花去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待去刺的玫瑰花上料固定;步骤2.玫瑰花自动去刺;步骤3.玫瑰花刺自动碾碎;步骤4.玫瑰花刺自动收集;步骤5.取出去刺后的玫瑰花,本发明的工艺设计巧妙,机构间衔接顺畅,一台机器一天的产能相当于6‑8个人的产能,效率大幅度提升,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能,多个玫瑰花一起去刺,提高了去刺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玫瑰花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玫瑰花去刺工艺。
背景技术
玫瑰作为经济作物时,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玫瑰油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随着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送人一束玫瑰花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特别是在情人节时,玫瑰花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玫瑰花在销售时需要花店员工去除枝干上的倒刺,一般去除玫瑰花倒刺是都是手动操作,容易刺伤手,并且费时费力。
另外玫瑰花也是一种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4~6月间,当花蕾将开放时分批采摘,用文火迅速烘干。烘时将花摊放成薄层,花冠向下,使其最先干燥,然后翻转烘干其余部分。晒干者,颜色和香气均较差。功能主治为:理气解郁,和血散瘀。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另外,其花朵还可以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玫瑰油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
而玫瑰花在采摘后进行深加工时,需要人工去除枝干上的倒刺,一般去除玫瑰花倒刺是都是人工手动操作一根根的将玫瑰花上的倒刺进行拔除,效率较低,而且再拔刺的过程中不仅容易刺伤到手,拔出的刺还会到处飞溅不方便清理,费时又费力。
因此,我们提出了玫瑰花去刺工艺,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玫瑰花去刺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操作,容易刺伤手,并且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玫瑰花去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待去刺的玫瑰花上料固定:设置去刺工作台、去刺机构、玫瑰花固定机构、玫瑰花刺碾碎机构和玫瑰花刺收集小车,所述去刺工作台上开设有长条形的移动孔,所述移动孔的下方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玫瑰花固定机构设置在移动孔上,所述玫瑰花固定机构与所述输送组件相连接,所述输送组件可将玫瑰花固定机构进行移动输送的作业,所述去刺机构设置在去刺工作台上玫瑰花固定机构的一侧,所述玫瑰花刺碾碎机构设置在去刺工作台上去刺机构的一侧,所述玫瑰花刺碾碎机构与去刺机构的去刺端相接,所述玫瑰花刺碾碎机构输出端悬空,所述玫瑰花刺收集小车设置在所述玫瑰花刺碾碎机构的下方;首先,玫瑰花固定机构通过第一移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带轮,第一带轮带动第二带轮与第一皮带,第一皮带带动第一支撑柱安装板,第一支撑柱带动安装第一支撑柱在导向槽内移动,第一支撑柱带动玫瑰花固定机构向去刺机构移动,玫瑰花固定机构的两个第一气缸伸出输出杆带动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在滑动槽内向上移动,第二连接柱带动第四转动轴向上移动,夹爪通过第二转动轴与第三转动轴张开,第二气缸气缸缩回输出杆带动上去刺器通过滑槽上移,将玫瑰花带花朵的一端放在玫瑰花固定机构的夹爪上;
步骤2.玫瑰花自动去刺:然后,玫瑰花带花朵的另一端放在下去刺器第一去刺孔上,第一气缸输出杆缩回带动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在滑动槽内向下移动,第二连接柱带动第四转动轴向下移动,夹爪通过第二转动轴与第三转动轴闭合,夹爪固定住玫瑰花,第二气缸气缸缩回输出杆带动上去刺器通过滑槽下移,下去刺器与上去刺器配合夹紧玫瑰花,通过第一移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一带轮,第一带轮带动第二带轮与第一皮带,第一皮带带动第一支撑柱安装板,第一支撑柱带动安装第一支撑柱在导向槽内移动,第一支撑柱带动玫瑰花固定机构向去刺机构移动,玫瑰花刺通过去刺机构将玫瑰花刺进入箱体;
步骤3.玫瑰花刺自动碾碎:然后玫瑰花刺通过斜坡滑入第一齿轮处,第二移动电机带动第一辊轮带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将玫瑰花刺碾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世康,未经黄世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4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