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慢小无人机反制辅助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93318.0 | 申请日: | 2020-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5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温志津;刘阳;李晋徽;鲍雁飞;雍婷;晋晓曦;张清毅;温可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802部队 | 
| 主分类号: | F41H11/02 | 分类号: | F41H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1 | 代理人: | 李学康 |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慢小 无人机 反制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慢小无人机反制辅助系统,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主要内容包括:探测模块,用于搜索可疑目标;目标识别与锁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可疑目标进行识别和锁定,并将所述识别和锁定结果发送至控制中心;无人机,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中心发送的可疑目标的识别和锁定结果,跟踪可疑目标,并将跟踪过程中产生的视频序列发送至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探测模块发送的针对可疑目标识别和锁定的结果,以及接收所述目标识别与锁定模块发送的视频序列,并根据针对可疑目标识别和锁定的结果及所述视频序列预测可疑目标的航迹及姿态。主要应用于打击恶意低慢小无人机入侵的应用场景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慢小无人机反制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日渐成熟,在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由无人机引发的控制事故与相关安全问题日益常态化,无人机在具有许多有益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可能被越来越多的恶意使用。特别是很多低慢小无人机可以在丝毫不惊动警卫人员和报警设备的情况下成功进入机场、物资仓库等安保严密区域,实施打击、运输违法品等犯罪行为。
在探测无人机手段上,目前常使用无线电侦测仪等进行侦查,但是由于传统防空系统难以发现的低慢小入侵无人机,因此为了能够及时发现低慢小无人的入侵,利用导弹、激光、高炮等侦查击毁这些入侵低慢小无人机,但是这些武器的造价高,用于打击低成本无人机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慢小无人机反制辅助系统,主要目的在于在不增加打击低慢小无人机的造价成本的前提下,实施对恶意低慢小无人机的打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低慢小无人机反制辅助系统,包括:
探测模块,用于搜索可疑目标;
目标识别与锁定模块,用于对所述可疑目标进行识别和锁定,并将所述识别和锁定结果发送至控制中心;
无人机,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中心发送的可疑目标的识别和锁定结果,跟踪可疑目标,并将跟踪过程中产生的视频序列发送至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用于接收所述探测模块发送的针对可疑目标识别和锁定的结果,以及接收所述目标识别与锁定模块发送的视频序列,并根据针对可疑目标识别和锁定的结果及所述视频序列预测可疑目标的航迹及姿态。
可选的,包括:
所述控制中心,还用于向无人机发送控制命令,所述控制命令中包含所述可疑目标的航迹及姿态;
所述无人机,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中心发送的控制命令,并根据所述可疑目标的航迹及姿态调整无人机自身的姿态、位置以及攻击路线,并根据控制命令完成对可疑目标的物理撞击。
可选的,
探测模块,包括雷达及光电系统,其中,所述雷达用于快速感知可疑目标,所述探测模块用于识别及锁定可疑目标。
可选的,所述无人机还包括:
图像回传模块,通过第一人称主视角FPV将跟踪过程中产生的视频序列发送至控制中心,所述FPV实现端到端图像传输延时低于28ms,在FCC和SRRC标准下支持4公里图像传输距离,在CE标准下图传距离可达0.7公里,并支持720p/120fps高清晰度、高帧率图像传输。
可选的,所述目标识别与锁定模块,通过YOLO-V3及深度信息对所述可疑目标进行检测与识别,获取可疑目标的三维位置预测框。
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目标识别网络,基于目标识别网络对可疑目标的属性、位置和姿态进行确认,并将确认后的位置及姿态反馈至无人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2802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32802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93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