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球状微透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9616.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4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贤超;王军;苟君;周泓希;韩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张巨箭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球 透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球状微透镜及其制备方法,该透镜包括至少一个透镜镜体(2),所述透镜镜体(2)为:选定标准微球透镜(2′)一个经过球心的面,在所述经过球心的面的两侧分别平行切割掉部分球面。制备方法分别在标准的微球透镜两侧平行切割掉部分球面,随后浸泡在第二材料膜层(4)内,当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从半球状微透镜被部分切割的球面测入射时,通过被切割的球面的光线将不参与形成光斑,这有益于改善光斑的半高宽;通过未被切割的球面的光线因离光轴更远,形成具有更长工作距的焦斑,可应用在远场平行成像/光刻方面,提高特征尺寸接近或大于300nm的图案平行成像/光刻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球状微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器件集成度增大,半导体器件上的元器件的尺寸趋于微纳米量级,更多场景下需要具有200nm-400nm分辨率的成像系统或光刻系统。传统光学透镜由于受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再加上光源质量、系统光路等影响,金相显微镜较难看清300nm大小的颗粒。另外,传统透镜尺寸大,难于制成透镜阵列实现平行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其他高分辨成像系统,如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不但设备本身成本高昂,且工作效率也较低。在芯片制备领域,通常采取液浸传统透镜的方式压缩光斑,条件甚为苛刻;而电子束光刻、离子束刻蚀由于输出效率低,在芯片领域几乎不被采用。
平行光通过波长量级的微球透镜,可在其阴影侧附近形成具有超衍射极限尺寸的长焦斑,同时胶体微球透镜易于自组装获得大面积透镜阵列,正由于微球透镜对入射光优异的聚焦特性和易于自组装的特点,已有科研工作者将微球透镜与传统光学显微系统结合,实现了150nm宽度特征尺寸的成像,或直接将单层微球透镜阵列组装于光刻胶膜层上,曝光、显影后可得最小约100nm特征尺寸的孔阵列。但微球透镜的不足在于工作距较短,约2μm以内,不容易在远场情况下进行微球透镜阵列平行成像或平行光刻;目前尝试延长微球透镜工作距的办法是双层/多层同心微球透镜,但对于外径约10μm的双层/多层同心微球,其工作距一般也小于6μm,而聚焦光束的束腰半宽大于工作波长;标准单层/双层半球透镜也具有较长的工作距,但与对应的双层同心微球透镜相比,其聚焦光束的半宽明显增大、光强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球透镜,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球透镜工作距较短、聚焦光束的束腰半宽较大以及光强度较低的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较长工作距、较窄亚波长光束束腰半高宽和光强度较高的微透镜,能应用于光学远场亚波长成像或光刻,亦可平行成像或平行光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半球状微透镜及其制备方法。
其中,一种半球状微透镜,包括至少一个透镜镜体2,所述透镜镜体2为:选定标准微球透镜2′一个经过球心的面,在所述经过球心的面的两侧分别平行切割掉部分球面。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材料膜层4,所述透镜镜体2浸泡在第二材料膜层4中,透镜镜体2的一个切面位于第二材料膜层4表面,也可使第二材料膜层(4)表面高出透镜镜体(2)的该切面。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基板8和第二粘性膜层7,所述第二粘性膜层7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基板8和第二材料膜层4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基板8、第二粘性膜层7和第二材料膜层4均为透明且透光性好的材质。
优选地,所述透镜镜体2包括单个透镜或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单层并列排布。
一种半球状微透镜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透镜镜体切割步骤:选定标准微球透镜2′一个经过球心的面,在所述经过球心的面的两侧分别平行切割掉部分球面;
所述切割包括第一次切割和第二次切割,第一次切割包括:移除覆盖在所述微球透镜2′顶端的第一材料膜层3′和第二材料膜层4′,然后去除所述微球透镜2′高于剩余第二材料膜4″的平面部分,得到第一样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杆压缩机电器箱体
- 下一篇:氯甲酸乙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