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侧外加强板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9519.3 | 申请日: | 2020-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2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金徒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瞿艺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外加 | ||
提供了一种车辆的侧外加强板,该侧外加强板耦接到空间框架结构的车身,该车身包括车顶架、挡板和侧部密封件。该侧外加强板包括:上凸缘,该上凸缘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连接到车顶架并且支撑车顶架;下凸缘,该下凸缘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到侧部密封件;前柱,该前柱在上下方向上连接上凸缘和下凸缘,该前柱还连接到挡板;以及中心柱,该中心柱设置在前柱后方,该中心柱在上下方向上连接上凸缘和下凸缘并且具有连接到车顶架的上端和连接到侧部密封件的下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侧外加强板。
背景技术
最近,已发展并应用模块化车身来支持趋向电动车辆的趋势和降低制造成本的需求。
具体地,对于用于车辆的板式零件来说,由于这些板式零件通过拉伸或成形拉伸来制成一体式单板形式,在车辆的类型改变时无法改变一体式板的长度(前后长度、左右长度和上下长度),因此,无法进行通用,并且具体地,因为需要改变全部设计,所以需要改变模具。因此,根据智能工厂的概念,这具有在制造车辆上的限制,由此,导致制造成本过大的缺点。
因此,对于在车辆中多个板式零件所用于的一些部分来说,需要将设计变为由若干个分开的零件组成的结构,而不是一体的板结构,使得必要时可改变长度,并且可最大化通用度。
为了这个目的,最近,已发展了具有空间框架结构的车身,该空间框架结构在将车辆的车顶架、挡板和侧部密封件等通过侵入而制造为管状之后耦接以制成车身。
当如上述的将车身制造为空间框架结构时,所存在的侧外加强板没有用于足够支撑管状的车顶架的结构,并且没有用于连接管状挡板和侧部密封件的结构,并且因此,存在整个车身的刚性低的缺陷。
上文所提供的本公开相关领域的描述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并且不应将其解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侧外加强板。具体的实施例涉及车辆的侧外加强板,该侧外加强板耦接到具有空间框架结构的车身,该车身包括制造为管状形状的车顶架、挡板和侧部密封件。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通过提供车辆的侧外加强板来提高车身的刚性和耐用性,该侧外加强板耦接到具有空间框架结构的车身,该车身包括制造为管状形状的车顶架、挡板和侧部密封件。
鉴于前述内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辆的侧外加强板耦接到空间框架结构的车身,该车身包括制造为管状形状的车顶架、挡板和侧部密封件。该侧外加强板包括:上凸缘,该上凸缘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连接到车顶架并且支撑车顶架;下凸缘,该下凸缘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到侧部密封件;前柱,该前柱上下连接上凸缘与下凸缘并且连接到挡板;以及中心柱,该中心柱设置在前柱后方、上下连接上凸缘和下凸缘并且具有连接到车顶架的上端和连接到侧部密封件的下端。
上凸缘可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与车顶架的车顶侧部管件的下端面接触。
前柱的前端可直接耦接到车辆的挡板的外侧,前柱的后端可耦接到连接支架的后端,并且连接支架的前端可耦接到挡板的内侧。
由前柱、连接支架和挡板围绕的空间可形成封闭截面。
中心柱可包括中心柱外板和中心柱内板,中心柱外板可具有与车顶架的车顶侧部管件面接触的上端和与侧部密封件面接触的下端,中心柱内板可具有与车顶架的车顶侧部管件面接触的上端和与中心柱内下板的上端耦接的下端,并且中心柱内下板的下端可与侧部密封件面接触。
由车顶侧部管件、中心柱外板、中心柱内板、中心柱内下板和侧部密封件围绕的空间可形成封闭截面。
侧外加强板还可包括玻璃支撑件,该玻璃支撑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定位在上凸缘的上方并且具有与车顶架的车顶侧部管件面接触的一端和与侧外板重叠且支撑前挡风玻璃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9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芳香氧化偶氮化合物的催化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人工智能下颚咬合及姿态记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