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扣件出模连续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6968.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常杰;仇鹏;赵顺强;鲍星旭;张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铁科翼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22 | 分类号: | B65G21/22;B65G47/12;B65G11/20;B65G23/44;B65G17/06;B29C45/7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9 | 代理人: | 杨瑞龙 |
地址: | 05216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扣件 连续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扣件出模连续冷却装置,其包括:冷却水槽、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槽内部的链条输送机构以及输送板;链条输送机构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两端的从动链轮、设置在主动轴上与所述从动链轮相对应的主动链轮以及两根链条,两根链条分别环绕在位于冷却水槽同侧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外侧,每根链条的上链条中部均位于冷却液内;两根所述链条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撑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挡板;所述冷却水槽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链条的上链条相适应的导向槽;所述输送板上设有与所述挡板相适应的让位槽和承接板。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增加链条的张紧力且可方便取出冷却后的扣件,节省人力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扣件冷却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铁路扣件出模连续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扣件在注塑成型后,由于扣件温度较高需要对扣件进行冷却,一般冷却手段有水冷,风冷,油冷等。冷却过程中,由于扣件源源不断生产,需不断的对新注塑成型的扣件进行冷却,将其全部冷却十分不易;而且冷却后的扣件要传送至下一流程中进行加工,冷却后的扣件传输到下一流程上的传送带上也十分不便,现有技术中,常利用复杂的机械机构将冷却后的扣件传送至传送带,不利于节能减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链条传送冷却扣件且可增加链条的张紧力、冷却后的扣件能方便取出的铁路扣件出模连续冷却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路扣件出模连续冷却装置,其包括:冷却水槽、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槽内部的链条输送机构以及用于将冷却后的扣件输送到传送带上的输送板;
所述链条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水槽的两端且与传送带传送方向垂直的主动轴和从动轴、设置在所述从动轴两端的从动链轮、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上与所述从动链轮相对应的主动链轮以及两根链条,两根所述链条分别环绕在位于冷却水槽同侧的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的外侧,每根所述链条的上链条中部均位于冷却液内;两根所述链条之间通过若干个支撑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防止扣件掉落的若干挡板;
所述冷却水槽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与所述链条的上链条相适应的导向槽,所述链条的上链条位于所述导向槽内部;
所述输送板上设有与所述挡板相适应的让位槽和用于固定扣件的承接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链条下端为直线形,上端中部下凹形成倒梯形;所述导向槽中部下凹形成倒梯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板包括设置在底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板两侧向上向外延伸形成挡翼,所述输送板上的让位槽与所述挡翼相适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挡板为一组,一个扣件通过一组挡板固定;
每组挡板一侧的挡翼与输送板上的两个所述让位槽相适应,两个所述让位槽之间凸出形成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用于承接所述链条输送机构上的扣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板两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冷却水槽螺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水槽上部与所述链条中部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通过阻尼支撑杆与所述冷却水槽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水槽输出扣件的一端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动轴通过传动带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水槽内设有浮球阀,用于控制冷却液的液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水槽放置扣件的一端的上部设有防护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支撑板上均设有个4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铁科翼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铁科翼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6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