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5864.X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田彪;陈志斌;张世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5 | 分类号: | C23C14/35;C23C14/10;C23C14/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露盈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反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移动 终端 | ||
1.一种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材上制备至少一个膜层单元,所述膜层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二氧化硅层、氮化硅层和氮氧化硅层,
其中,制备所述二氧化硅层的步骤包括:将靶材功率设置为第一初始值,在基材表面沉积二氧化硅,然后将靶材功率升至第一稳定值,并在第一稳定值条件下,继续沉积二氧化硅,制备所述二氧化硅层;
制备所述氮化硅层的步骤包括:将靶材功率设置为第二初始值,在所述二氧化硅层远离所述基材的一侧沉积氮化硅,然后将靶材功率升至第二稳定值,并在第二稳定值条件下,继续沉积氮化硅,制备所述氮化硅层;
制备所述氮氧化硅层的步骤包括:将靶材功率设置为第三初始值,在所述氮化硅层远离所述基材的一侧沉积氮氧化硅,然后将靶材功率升至第三稳定值,制备所述氮氧化硅层;及
在靶材功率为第四稳定值,氧气流量为200sccm~400sccm的条件下,在所述氮氧化硅层远离所述基材的一侧沉积二氧化硅,制备外膜层,所述减反射膜包括至少一个所述膜层单元及所述外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材功率的初始值为0kW~5kW,所述靶材功率的稳定值为8kW~10kW,在5s~10s时间内将所述靶材功率由初始值升至稳定值,所述初始值为第一初始值、第二初始值或第三初始值,所述稳定值为第一稳定值、第二稳定值、第三稳定值或第四稳定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氧化硅层的厚度为3nm~1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基材表面沉积二氧化硅的步骤中,以硅为靶材,靶材氩气流量为100sccm~300sccm,ICP氩气流量为100sccm~300sccm,ICP氧气流量为50sccm~300sc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氮化硅的步骤中,以硅为靶材,靶材氩气流量为100sccm~300sccm,ICP氩气流量为100sccm~300sccm,ICP氮气流量为50sccm~300sc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氮氧化硅的步骤中,以硅为靶材,靶材氩气流量为100sccm~300sccm,ICP氩气流量为100sccm~300sccm,ICP氧气流量为50sccm~300sccm,ICP氮气流量为50sccm~300sc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氮氧化硅层远离所述基材的一侧沉积二氧化硅的步骤中,ICP氩气流量为180sccm~300sccm,靶材氩气流量为180sccm~300sc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选自玻璃、塑料及蓝宝石中的一种。
9.一种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反射膜中,所述膜层单元的个数为2个~5个,多个所述膜层单元依次层叠,且多个所述膜层单元层叠在所述基材和所述外膜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50nm~8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58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