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烟熏食品加工的烟熏液雾化装置及其雾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85606.1 | 申请日: | 202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5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群 |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7/04;A23L3/34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 地址: | 42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烟熏 食品 加工 雾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烟熏食品加工的烟熏液雾化装置,涉及烟熏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载车,所述载车的上表面靠近抽风机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雾化单元,所述输送泵的出口与雾化单元的进口之间通过输送管I固定相连,所述载车的上表面靠近雾化单元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烟熏食品加工的烟熏液雾化装置的雾化方法,包括添加烟熏液、启动输送、打散雾化以及吸力输送。该烟熏液雾化装置,摒弃了传统烟熏材料采用加热雾化的方式,改用离心雾化的方式对烟熏液进行雾化处理,离心雾化只需要提供碰撞离心的环境即可完成雾化,相比较加热雾化,更加的节能环保,且形成的雾化液颗粒小,雾化质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熏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烟熏食品加工的烟熏液雾化装置及其雾化方法。
背景技术
烟熏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保藏方法,烟熏是将经过浸渍的原料置于烟熏室中,然后使熏材缓慢燃烧或不完全燃烧产生烟气,在一定的温度下使食品边干燥边吸收木材烟气,熏制一段时间使制品水分减少至所需含量,并使其具有特殊的烟熏风味并改善色泽,延长保藏期。烟熏仅适用于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品,并常辅以腌制、熟制结合使用。如我国各地传统的民间熏腿、熏猪肋肉、熏鱼、熏肠制品、熏鸡、熏鸭等各种烟熏制品,也是世界各地人们喜食乐议的常见食品。
烟熏食品在加工的关键环节为烟熏工艺,通常需要借助烟熏设备和烟熏材料的雾化设备,现有技术中,针对烟熏材料的雾化通过采用加热处理,实现烟熏材料的雾化目的,对烟熏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存在以下问题:
1、烟熏材料在进行加热雾化处理时,所需要的能量高,耗能较大,提高了烟熏食品的加工成本;
2、烟熏材料在进行加热雾化处理后,会在烟熏设备中产生大量的烟雾,这对烟熏设备的密封性能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
3、烟熏材料在进行加热雾化处理后,烟熏腔室的内壁上会附着大量烟熏材料的残留物,需要定期对其内壁进行清洗,且雾化的过程中,烟熏食品的加工质量较差,从而导致烟熏食物的口感较差,对生产厂家的口碑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烟熏食品加工的烟熏液雾化装置及其雾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烟熏材料在进行加热雾化处理时,所需要的能量高,耗能较大,提高了烟熏食品的加工成本;烟熏材料在进行加热雾化处理后,会在烟熏设备中产生大量的烟雾,这对烟熏设备的密封性能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以及烟熏材料在进行加热雾化处理后,烟熏腔室的内壁上会附着大量烟熏材料的残留物,需要定期对其内壁进行清洗,且雾化的过程中,烟熏食品的加工质量较差,从而导致烟熏食物的口感较差,对生产厂家的口碑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烟熏食品加工的烟熏液雾化装置,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载车,所述载车的上表面通过四个呈矩形分布的螺栓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烟熏液的储液箱体,且载车的上表面靠近储液箱体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用于吸出雾化液的抽风机,所述载车的上表面靠近储液箱体的后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用于输送烟熏液的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进口与储液箱体的出口相连接,所述载车的上表面靠近抽风机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雾化单元,所述输送泵的出口与雾化单元的进口之间通过输送管I固定相连,所述载车的上表面靠近雾化单元的一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载车的上表面靠近驱动电机的前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便于工作人员操控的控制面板;
所述雾化单元包括雾化筒、全自动控液单元、分流盘、大筒体以及出料管,所述大筒体的内部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雾化筒,所述雾化筒的出液口固定连接有出料管的进口,所述出料管的出口与抽风机的进口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抽风机的出口固定连接有输送管II的进口,所述输送管II的出口延伸至烟熏设备的内部,所述输送管I的出口延伸至大筒体的内部,并且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全自动控液单元的进口,所述全自动控液单元的出口固定安装有分流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群,未经李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5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