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防霉复合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4467.0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廖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柔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2/08 | 分类号: | D01F2/08;D06M13/513;D06M13/0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2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防霉 复合 纺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丝纤维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纺织面料防霉的持久性较差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多重防霉复合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纺织面料由改性粘胶纤维织成,所述改性粘胶纤维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得:粘胶原液70‑80份、10‑20份改性竹纤维、5‑10份防霉聚合物及1‑3份十二醇聚氧乙烯醚,并且对制备所得的纺丝纤维表面进行疏水改性。本发明通过引入抑菌官能团,来实现长久持续的抑菌防霉效果,通过对天然竹纤维的抑菌改性及引入抑菌结合体来达到多重抑菌效果;本发明能够制备出整体性强,抑菌效果持续且优异的纺丝纤维,从多个角度来实现霉菌的防控,具有防霉效果好、防霉持续周期长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丝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重防霉复合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审美意识与知识结构的改变,消费者对服装的各种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由于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对服装面料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服装面料不仅要展现视觉、触觉的美,而且还应内涵各种实用功能,如抗紫外线、抗菌防臭、防霉、防辐射性能等。在服装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是对服装的做工、款式上的要求,更多是对服装品质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服装面料上要跟得上服装形势的发展,功能性、舒适、环保、健康等面料的特征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其中,在湿热环境中尤其容易滋生霉菌,尤其是一些高档的衣服,这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现有的防霉面料通常是在材料中直接添加防霉剂,使其获得防霉性能,但防霉剂与原料的结合仅为简单的物理混合,材料的整体性较差,存在防霉剂的迁移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防霉剂的损耗导致防霉性能的下降等问题,且防霉剂容易释放出来直接接触皮肤,会造成损伤。
专利号CN201410660124.2,专利名称“一种抗菌防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霉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抗菌防霉纺织面料,按质量份计,包括竹纤维60~80份、艾叶纤维10~30份、红豆杉纤维10~20份、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5~10份、聚丙烯醇5~10份、纳米甲壳素1~3份、分散剂0.5~2份。本发明的抗菌防霉纺织面料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透气、抗菌防霉、保健功效。
其不足之处在于,本发明各组分之间仅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得到,抗菌基团在材料中的浓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抗菌防霉的持久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纺织面料防霉的持久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多重防霉复合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引入抑菌官能团,来实现长久持续的抑菌防霉效果,通过对天然竹纤维的抑菌改性及引入抑菌结合体来达到多重抑菌效果,最终进行防水改性,对本纺织面料的抑菌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重防霉复合纺织面料,所述纺织面料由改性粘胶纤维织成,所述改性粘胶纤维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得:粘胶原液70-80份、10-20份改性竹纤维、5-10份防霉聚合物及1-3份十二醇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以改性竹纤维为基体材料,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胶材料,再加入带有改性基体的防霉聚合物,在纺丝混合时再加入分散剂十二醇聚氧乙烯醚,使得纺丝出来的纺丝纤维具有较好的粘结力、各成分之间分散均匀、力学性能良好,同时具有强有力且持续时间长的抗菌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竹纤维的制备过程为:(1)制备竹纤维:取天然竹子浸泡、发酵及超声制得高柔韧性和强度的竹纤维;(2)浸泡改性:步骤(1)制得的竹纤维浸泡于改性剂壳聚糖-聚丙烯醇-甲基丙烯酸八酯聚合物溶液中,制得改性竹纤维,备用;竹纤维和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柔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柔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4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