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后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3866.5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1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欧盟;王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兴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0 | 分类号: | C21D9/50;C21D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杜朝霞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焊后热处理工艺;本工艺使用的保温设备包括两个弧形卡板,两个弧形卡板上下对称设置,且其接触部位为一水平段,两个弧形卡板的水平段通过螺栓固定;本发明通过在陶瓷纤维毯两侧设置有与工件大小相同的压紧盘,将两个弧形卡板覆盖在工件的焊缝处后,然后通过螺栓将弧形卡板固定紧,使陶瓷纤维毯覆盖在工件表面,然后在弧形卡板两侧向工件上套接两个压紧盘,然后使两个压紧盘相互靠近,进而两个压紧盘推动位于弧形卡板外侧的陶瓷纤维毯进入到弧形卡板与工件之间的间隙内,使贴紧工件的陶瓷纤维毯更为紧实,与较小的工件的贴合效果更好,进而提高了对工件的保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焊后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焊接残余应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所有伴随焊接施工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焊后热处理是为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而进行的一种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其一般工艺流程为:安装热电偶→布置加热装置→设定热处理参数→包裹保温棉→进行热处理。
由于现有的工件的直径大小不同,为了使保温设备适应不同工件,需要保温设备的内径比工件大,进而在陶瓷纤维毯接触到工件并对工件进行保温时,陶瓷纤维毯与直径较小的工件接触紧密性较差,无法与工件紧密贴合,进而影响了对工件的保温效果,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后热处理工艺,其能够在对工件进行保温时,使陶瓷纤维毯与较小的工件紧密接触,保证对工件的保温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后热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后热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热电偶的热端点安装在离焊缝30mm范围内,把热电偶的热端顶部绑扎在焊缝中心,热端接触可靠,再固定热电偶冷端,补偿导线与热电偶正确连接;把热电偶的热端顶部绑扎在焊缝中心,保证对焊缝处测温时的准确性;
S2:根据工件形状选择适用于当前工件的加热器,保证被处理焊缝的加热宽度被加热器覆盖,均匀加热宽度在焊缝中心线每侧应不得小于3倍焊缝厚度,且不小于60mm;
S3:通过保温设备将焊缝处覆盖保温,两个弧形卡板对工件处的焊缝处进行覆盖,然后通过螺栓固定,使弧形卡板内侧的陶瓷纤维毯与焊缝处贴紧,并通过两个压紧盘从两侧将陶瓷纤维毯向弧形板内挤压;两个压紧盘能够推动陶瓷纤维毯向弧形卡板内移动,使位于弧形卡板内的陶瓷纤维毯的体积更大,进而陶瓷纤维毯与工件的接触效果更好;
S4:开启加热器对工件进行加热,加热温度300-700℃,恒温加热半小时,随后以200℃/h的降温速度降温,直至温度降至室温,停止加热,陶瓷纤维毯在此过程中持续对焊缝处保温,保温至停止加热后的3h,即可完成对工件的焊后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兴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兴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3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绳状双幅水洗机
- 下一篇:一种墙面调平系统及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