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乌甲素可溶解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2723.2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8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董汛;丁江生;王京昆;孙思颖;孙文强;周云龙;张天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1/439;A61K47/32;A61K47/10;A61P29/00;A61P25/04;A61P19/0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65011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乌 可溶解 微针贴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草乌甲素可溶解微针贴片,包括针体(4)和基质层(3),所述针体(4)包括支撑层(2)和所述支撑层(2)上方的针尖载药层(1),所述支撑层(2)粘结在所述基底层(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载药层(1)中的药物组成包括高分子聚合物、草乌甲素和乙醇,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乙烯基醚-顺丁烯酸酐共聚物、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乌甲素可溶解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载药层(1)中草乌甲素质量占比为20%-50%,所述高分子聚合物质量占比为15%-35%,所述乙醇质量占比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草乌甲素可溶解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体积浓度为5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乌甲素可溶解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为PVP K30、PVP K60或PVP K90中的一种,所述甲基乙烯基醚-顺丁烯酸酐共聚物为GantrezS-97,所述聚乙二醇为PEG10000或PEG30000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乌甲素可溶解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2)由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为透明质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壳聚糖、聚乙烯醇、羟丙甲纤维素、PEG、明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基底层(3)由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制成,为透明质酸、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乌甲素可溶解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4)在所述基质层(3)上的密度为81-121针/cm2,所述针体(4)高度为500-1000μm,宽度为200-2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草乌甲素可溶解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载药层(1)的高度占所述针体(4)高度的50%-7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草乌甲素可溶解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将草乌甲素、高分子聚合物溶于乙醇溶液中,制得针尖载药层溶液;
(2)制备支撑层溶液和基底层溶液;
(3)将所述针尖载药层溶液加入微针模具中,通过离心、抽真空或施加压力使其进入微针模具中;
(4)将所述支撑层溶液加入微针模具中,通过离心、抽真空或施加压力使其进入微针模具中,刮去多余未进入模具的溶液;
(5)干燥;
(6)加入基底层溶液;
(7)再次干燥、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未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7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