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导向驱动机构及走行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1175.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4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樊绍胜;刘智勇;宋运团;欧阳峰;黄明星;罗江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昱拓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2 | 分类号: | B25J5/02;B25J5/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廖元宝 |
地址: | 518019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机器人 导向 驱动 机构 | ||
1.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导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1)和导向限位单元(2),
所述驱动单元(1)包括第一安装组件(11)、驱动件、驱动轮(12)和多组承重轮(13),所述驱动件和驱动轮(12)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11)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12)相连,所述驱动轮(12)与移动机器人的运行轨道(3)相互配合以进行驱动;多组所述承重轮(13)均位于所述运行轨道(3)上;
所述导向限位单元(2)包括第二安装组件(21)和多组导向限位轮组(22),所述第二安装组件(21)的下端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11)上,其中至少一组所述承重轮(13)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21)上,各组所述导向限位轮组(22)布置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11)或/和第二安装组件(21)上以对驱动单元(1)进行导向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导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21)包括安装板(211)和安装臂(212),所述安装板(211)水平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11)上,所述安装臂(212)的上端与承重轮(13)连接,所述安装臂(212)的下端则与所述安装板(211)之间通过紧固组件(213)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导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213)包括安装柱(2131)和拉簧,所述安装柱(2131)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211)和安装臂(212)后与所述拉簧的一端相连,拉簧的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一安装组件(1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导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多组导向限位轮组(22)包括第一导向限位轮组(221),所述第一导向限位轮组(221)包括多组第一导向限位轮(2211),每组第一导向限位轮(2211)均包括两个第一导向限位轮(2211),分别卡设于所述运行轨道(3)上部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导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多组导向限位轮组(22)还包括第二导向限位轮组(222),所述第二导向限位轮组(222)包括一组以上的第二导向限位轮(2221),每组第二导向限位轮(2221)均包括两个第二导向限位轮(2221),分别位于所述运行轨道(3)下部的两侧,以夹紧所述运行轨道(3);所述第一导向限位轮组(221)与所述第二导向限位轮组(222)共同配合以对驱动单元(1)进行左右方向导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导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多组导向限位轮组(22)包括第三导向限位轮组(223),所述第三导向限位轮组(223)包括一组以上的第三导向限位轮(2231),每组第三导向限位轮(2231)均包括四个第三导向限位轮(2231),其中两个第三导向限位轮(2231)位于运行轨道(3)上部一侧的上下方,以对运行轨道(3)上部的上下方进行夹持限位,另两个第三导向限位轮(2231)则位于运行轨道(3)上部另一侧的上下方,以对运行轨道(3)上部的上下方进行夹持导向限位;所述第一导向限位轮组(221)与所述第三导向限位轮组(223)共同配合以对驱动单元(1)进行上下方向导向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导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所述第一导向限位轮(2211)位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导向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轨道(3)上安装有齿条(14),所述驱动轮(12)与所述齿条(14)相互啮合以进行驱动。
9.一种移动机器人的走行机构,包括运行轨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导向驱动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走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轨道(3)为工字形轨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昱拓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昱拓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11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节能钎焊炉的钎焊段
- 下一篇:悬挂装置和胶囊内镜磁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