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敏蛋白在提高茶树叶片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上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8907.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8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林;杨亦扬;万青;胡振民;李欢;艾则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N63/50 | 分类号: | A01N63/5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裴素艳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 提高 茶树 叶片 儿茶素 氨基酸 含量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超敏蛋白在提高茶树叶片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上的应用,特别地,超敏蛋白可以使酯型儿茶素EGCG比例增加,且同时提高茶树叶片儿茶素总量和氨基酸含量。本发明对于茶树鲜叶品质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超敏蛋白在提高茶树叶片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儿茶素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物质组分,它是茶叶成为一种美味饮料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茶叶呈现微苦涩而又具有爽利感觉的主要物质基础。儿茶素的酶促或非酶促氧化的精细控制是茶叶加工工艺制定的关键性参考条件。儿茶素在茶树抵御病虫危害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儿茶素是茶叶呈现保健作用的关键物质,大量研究证明茶叶的抗氧化能力、抗癌、抗突变能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能力都与儿茶素有密切关系。
氨基酸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物质基础,氨基酸与茶叶香气形成有极大的关联性,氨基酸又是茶树生长的必须物质基础。酚氨比值是茶树鲜叶适制性的主要参考条件。氨基酸是人类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之一,因此与茶叶的饮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有密切关系。茶氨酸是茶叶中含量最多作用最重要的一种氨基酸,它是茶树氮代谢的基础,它是茶叶鲜爽味的主要贡献者。茶氨酸还具有调节神经功能,促进脂质代谢的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所述,在茶树品种选育过程中,筛选同时具有高含量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具有重要意义。茶树叶片中儿茶素含量一般在6%-8%,氨基酸含量0.5%-0.8%(鲜重),具体含量水平与品种,季节等有关。在茶树体内儿茶素合成为主的C代谢与蛋白氨基酸合成的N代谢存在竞争作用,常规条件下很难得到兼有较高含量儿茶素和较高含量氨基酸的鲜叶。
利用植物刺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和次生代谢的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关注,例如水杨酸或茉莉酸可以调节萜类物质的合成,增加其含量,油菜素内酯可以提高叶片氨基酸含量,提高作物生长能力。又如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和β-氨基丁酸(β-aminobutyric acid,BABA)可以提高茶树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本专利所用超敏蛋白是一种从梨火疫病细菌蛋白中提取的蛋白激发子—HarpinEa,将其喷洒在植物表面以后便与植物表面的信号接受器(受体)接触,给植物一个模拟病原物攻击信号,随即通过信息传递,引起多种基因的表达,几分钟内便可激活植物体内多种防卫系统获得抗性,30分钟后,植株就表现出对病原物的抗性反应,同时,通过茉莉酸、乙烯信号的传递,促进植物的生理生化活动,但目前尚无公开研究报道超敏蛋白对茶树叶中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研究发现,当在茶树上在适当使用超敏蛋白(Harpin)时,促进茶树的生理生化特性产生了明显有利的反应,可以同时提高茶树叶片中儿茶素总量和氨基酸含量,因此提出了超敏蛋白在同时提高提高茶树叶片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上的应用。
本发明发现,将超敏蛋白用于茶树上使酯型儿茶素EGCG比例增加。
优选地,所述超敏蛋白为由梨火疫病细菌(Erwinia amylovora)基因hrp N编码的蛋白。
具体地,通过将超敏蛋白配置成溶液后以灌根、涂抹、喷雾方式作用于茶树。
优选地,所述超敏蛋白溶液浓度为50mg/L-1000mg/L。
超敏蛋白原粉的用量为每亩5-100g。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法提高茶树叶片儿茶素和氨基酸的含量:
1)将超敏蛋白用水溶解,配制成1000mg/L的贮备溶液,再用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在茶树生长季节(长江流域为每年的3月至10月)对茶树进行灌根、涂抹、喷雾处理;
2)在第1次使用超敏蛋白(harpin)后,间隔48h,再次使用1000mg/L的超敏蛋白贮备液,以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对茶树进行第2次灌根、涂抹或喷雾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