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末氟树脂防粘涂层橡胶模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7751.5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奎;朱维浩;姜晓妍;赵羽劲;陈明同;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青岛澳泰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B08B5/02;B08B3/12;B24B27/033;B24C1/06;B24C1/00;B05D5/08;B05D7/02;B05D3/12;B05D3/10;B05D7/00;B05D3/02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孙玮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 树脂 涂层 橡胶模具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氟树脂防粘涂层橡胶模具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橡胶模具基体表面预处理步骤、喷涂前处理步骤、喷涂底漆步骤以及喷涂粉末面漆步骤。本发明制备所得防粘涂层具有较好的脱模性和防粘性,能有效的防止模具粘模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制品表面质量,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末氟树脂防粘涂层橡胶模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橡塑模具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装备 。一直以来,在橡塑模具使用性上人们更多的情况下考虑的是耐磨与耐腐蚀等性能,对于模具型腔的抗粘附性研究非常有限,如何降低粘附力成为橡塑行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之一。
当橡胶模具表面存在粘附污染物造成脱模困难和质量严重下降时,橡胶模具使用厂家通常会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其进行表面洗涤,比如干冰清洗、机械清洗、超声清洗、化学清洗以及激光清洗等,但是模具的频繁清洗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同时清洗也会使成本增加,并且清洗会对橡胶模具造成了极大且难以修复的损伤与磨损,同时还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污染。随着橡胶模具清洗次数的增加,会造成模具尺寸精度的下降,降低产品合格率,甚至造成模具的报废,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解决橡胶模具对制品粘附的问题,目前多数的橡胶制品生产企业通常会使用脱模剂或对橡胶模具表面进行处理这两种方式来解决橡胶模具粘模的问题。
脱模剂主要作用在橡胶模具与制品之间,用来降低模具表面与制品之间的粘附力,使制品脱模时容易脱出,从而防止制品表面因粘附力而造成缺陷,有效提高制品质量。虽然采用喷涂脱模剂的方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品脱模难度,保证了制品的质量,但会对制品和环境造成污染。常用的模具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膜、喷涂、气相沉积、等离子加工等,这些方法绝大多数是对整个表面进行处理,改变模具表面的粗糙度、硬度以及耐用性等,但对模具表面粘附性能的改善并不大,反而有可能造成接触界面粘附状态的进一步恶化。还有一些涂层针对某种橡胶的脱模性较好,而对于其他种类的橡胶只能起到减轻作用,并不能真正解决橡胶粘模的问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易脱落、耐磨性差以及寿命短的问题。因此对橡胶模具表面防粘涂层制备工艺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氟树脂防粘涂层橡胶模具的制备方法,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橡胶模具表面制备防粘涂层时存在的成本高、防粘涂层粘附力低、污染环境、使用过程中易脱模、耐磨性差以及寿命短等问题,尤其是脱模性和防粘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粉末氟树脂防粘涂层橡胶模具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橡胶模具基体表面预处理步骤,对一橡胶模具的基体表面进行机械打磨除去表面氧化层并获得一粗糙表面,再进行乙醇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油污,最后对所述橡胶模具的基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
S2、喷涂前处理步骤,在喷涂防粘涂层前除去所述橡胶模具的基体表面上的灰尘及水分;
S3、喷涂底漆步骤,在所述橡胶模具的基体表面喷涂底漆并烘干;以及
S4、喷涂粉末面漆步骤,在所述底漆上喷涂粉末氟树脂面漆并烧结固化形成面漆,重复制作面漆1-10层完成粉末氟树脂防粘涂层橡胶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模具基体表面预处理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S11、机械打磨步骤,使用30-50#砂纸打磨所述橡胶模具的基体表面,除去表面氧化层,使所述橡胶模具的基体获得一定粗糙结构;
S12、乙醇超声清洗步骤,对所述橡胶模具的基体进行乙醇超声清洗5-20 min,以去除表面油污;以及
S13、喷砂处理步骤,选用50-70目砂粒对所述橡胶模具的基体表面进行喷砂处理,使所述橡胶模具的基体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澳泰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科技大学;青岛澳泰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