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山茶籽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3668.0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叶敏倩;刘兴泉;吴峰华;何志平;胡浩;郭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02;C11B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赵梅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山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取山茶籽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清洗除杂;预处理:将清洗除杂后的山茶籽射频预处理;粉碎:将预处理后的山茶籽粉碎,过筛;混合液处理:将山茶籽粉末与水混合,升温保温后冷却至酶解温度;酶解:调整混合液的pH,之后加入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离心分离:将酶解液离心得到游离油、乳化液、水解液和残渣;破乳:将乳化液射频处理,离心得到游离油、水解液和残渣;成油:将得到的游离油混合。本发明根据物料的特性,在预处理和破乳阶段利用射频方式,在提高山茶籽的干燥速率、破壁程度、出油率、油的品质和降低能耗方面具有优势。本发明方法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山茶籽的出油率和油的品质,制备出优质的山茶籽原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精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山茶籽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原产于云贵高原,现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份。油茶籽油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茶籽中含有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93%,其中油酸83%,亚油酸10%)、山茶苷、磷脂质皂苷、生育酚和鞣质等营养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能。因此,山茶籽油在市场上十分受欢迎。
目前,常见的山茶籽提油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浸提法、物理压榨法和水酶法。其中,水酶法是利用水作为提取介质的同时添加具有破坏植物细胞壁或油脂体结构的酶,来提取出细胞中的油脂,再利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对油和水的溶解度差异分离获得油脂的工艺。水酶法的优势是在提取油脂的同时能有效回收原料中的蛋白质(或其水解产物)及碳水化合物,且在提油过程中一些油料中的有毒或抗营养因子能被很好地除去。
但目前单独水酶法直接得到的游离油有限,大部分油都在水酶法提油过程形成的乳状液中,且水酶法在酶解后形成的乳状液十分稳定,需经适当的破乳方式才能回收其中的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山茶籽油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取山茶籽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清洗除杂:将收获的山茶籽清洗,去除杂质;
(2)预处理:将清洗除杂后的山茶籽射频预处理;
(3)粉碎:将预处理后的山茶籽粉碎,粉碎后过筛;
(4)混合液处理:将步骤(3)得到的山茶籽粉末与水混合,将混合液升温保温后冷却至酶解温度;
(5)酶解:调整步骤(4)得到的混合液的pH,之后向混合液中加入纤维素酶和中性蛋白酶,进行酶解;
(6)离心分离:将步骤(5)得到的酶解液离心,得到游离油、乳化液、水解液和残渣;
(7)破乳:将步骤(6)得到的乳化液射频处理,之后离心,得到游离油、水解液和残渣;
(8)成油:将步骤(6)离心得到的游离油与步骤(7)离心得到的游离油混合,即得优质山茶籽原油。
进一步地,步骤(2)是将清洗除杂后的山茶籽放入6KW,27.12MHZ的射频加热系统中,上下极板间距离15~18cm,不控温干燥模式,进行射频预处理90~120min,调整山茶籽水分含量下降至3~5%。
进一步地,步骤(7)是将步骤(6)得到的乳化液放入6KW,27.12MHZ的射频加热系统中,上下极板间距离15~18cm,不控温干燥模式,进行射频预处理30~50min,之后离心得到游离油、水解液和残渣。
进一步地,步骤(3)是将预处理后的山茶籽放入高速粉碎机中粉碎,转速为3000~5000rpm,粉碎时间为1~3min,粉碎后过40~80目筛,得到山茶籽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3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