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簧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9081.2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0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由佳欣;郑思辰;李博;阮永刚;冯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50/56 | 分类号: | H01H50/56;H01H50/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弯 金属 结合 小型 密封 电磁 继电器 簧片 | ||
一种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簧片,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簧片本体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具有开口的固定环、V形弯折板及触碰板,触碰板远离V形弯折板的一端冲压有冲包,冲包位于触碰板的内表面上,簧片本体的固定环套装在继电器引出杆上并焊接固定后,在V形弯折板处充填焊锡。本发明在填锡过程中,通过改变填锡量改变簧片刚度,为在零件周转过程中发生形变的簧片整形,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填锡使更多金属可以转移和蓄积触点部分由于燃弧产生的大量热量,减小了燃弧造成的触点烧蚀,提高了继电器的接触可靠性,有效提高了簧片产品的一致性,并减小了燃弧发热对继电器接触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继电器的带载运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簧片。
背景技术
接触系统是电磁继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设计上的原因,或为了获得更好的反力性能,等截面折线形簧片通常作为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触簧系统的主要结构形式,该种结构对弯曲成型后形状的精度要求较高。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等原因,簧片宽度、厚度等尺寸参数存在误差,致使簧片产品一致性变差,并且产品批量大,需在自动流水线上装配,经过多次周转后,簧片材料较薄的特点使其易发生变形,这也会导致簧片一致性变差。其次,由于继电器在动作过程中,尤其是大过载频繁通断的状态下触点间会产生剧烈的电弧,电弧产生的热流使得触点区域出现500℃甚至更高温度,会造成触点烧蚀甚至熔焊,导致触点的接触可靠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簧片,通过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电磁继电器簧片设计,有效提高了电磁继电器簧片产品的一致性,同时也减小了燃弧发热对继电器接触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继电器的带载运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簧片,在填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小填锡的量减小或增大力臂,从而增大或减小簧片刚度,同时也可为在零件周转过程中发生形变的簧片整形,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填锡使更多金属可以转移和蓄积触点部分由于燃弧产生的大量热量,减小了燃弧造成的触点烧蚀,提高了继电器的接触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簧片,包括簧片本体;所述簧片本体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包括具有开口的固定环、V形弯折板及触碰板,所述触碰板远离V形弯折板的一端冲压有冲包,所述冲包位于触碰板的内表面上,簧片本体的固定环套装在继电器引出杆上并焊接固定后,在V形弯折板处充填焊锡;所述V形弯折板为锐角V形弯折板,所述触碰板与V形弯折板一端成钝角连接。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簧片,从结构上对原有该类型簧片进行了改进,由于填锡量可以根据簧片不同批次刚度进行调整,使得簧片最终装配到引出杆上,玻璃绝缘子也装在引出杆上,并且玻璃绝缘子不与簧片接触,引出杆与玻璃绝缘子均固定在底板上时,可使其刚度达到较高的一致性水平,实测同批次刚度方差可降低到10(N/m2),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继电器触簧系统的一致性;填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簧片的金属质量,这在高温运行时,有效地分散了原本只在簧片上传输的热量,使得测试外壳温升比不使用该簧片的同型号继电器,降低约10K;极端情况下的簧片烧蚀起弧点也得到了抑制,从而减小了燃弧发热对继电器接触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了继电器的带载运行能力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折弯金属结合填锡的小型密封电磁继电器簧片的轴测图;
图2是簧片本体的轴测图一;
图3是簧片本体的轴测图二。
上述图中涉及到的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
簧片本体a、固定环a1、V形弯折板a2、触碰板a3、冲包a4、焊锡b、继电器引出杆c。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9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