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型船舶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68296.2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6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柯汉兵;劳星胜;肖颀;陈凯;赵振兴;魏志国;吴君;林原胜;王苇;柳勇;李勇;柯志武;黄崇海;张克龙;李献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21/38 | 分类号: | B63H2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吕伟盼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船舶 冷却器 | ||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复合型船舶冷却器。该复合型船舶冷却器,包括中央冷却单元及多个设备冷却单元,多个设备冷却单元集成在中央冷却单元的壳体内,中央冷却单元的一端设置有出口封头,还包括多个挡板,每一挡板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挡板与多个设备冷却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挡板可转动安装于出口封头内以调整设备冷却单元中冷却水的流量。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型船舶冷却器,减少了布设的船舶冷却器总量,解决了现有船舶冷却器布置分散的问题;还能降低中央冷却系统的模态频率,减少共振,有效削弱振动噪声;出口封头内布设有挡板,借助旋转安装的挡板调节中央冷却单元和设备冷却单元之间的冷却水流量分配,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船舶冷却器。
背景技术
船舶冷却器被广泛的应用在油轮、液化气船、集装箱船、散货船和工程船上,在船舶的航行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船舶冷却器可以作为船舶上的滑油冷却器、淡水冷却器、中央冷却器、柴油机冷却器或缸套水冷却器,船舶长时间持续的运行考验了船舶冷却器的安全和稳定。
当前船舶中使用的船舶冷却器数量多,布置分散,安装形式和隔振要求也各不相同,因而导致振动噪声难以控制。通常,船舶中设备冷却系统的质量小、模态频率较高,当中央冷却系统运行时,若设备冷却系统没有良好的隔振设计,则设备冷却系统会在中央冷却系统的旋转运行激励下发生共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船舶冷却器,用以解决现有的船舶冷却器数量多、布置分散且容易发生共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型船舶冷却器,包括中央冷却单元及多个设备冷却单元,多个所述设备冷却单元集成在所述中央冷却单元的壳体内,所述中央冷却单元的一端设置有出口封头,复合型船舶冷却器还包括多个挡板,每一所述挡板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挡板与多个所述设备冷却单元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挡板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出口封头内以调整所述设备冷却单元中冷却水的流量。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中央冷却单元的壳体上固定安装出口端板,所述出口端板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对应于所述设备冷却单元和中央冷却单元中的所有换热管,当所述挡板处于关闭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水口同轴。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水口一一对应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每一所述挡板的形状与对应的所述设备冷却单元的外壳的截面形状一致。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设备冷却单元的外壳为圆筒状,所述挡板为圆形板。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当所述通孔的轴线与对应的所述设备冷却单元中的换热管的轴线重合时,所述挡板平行于所述中央冷却单元的端面。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每一所述挡板的边缘处凸设或固定连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伸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转动轴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轴在所述挡板上相对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转动轴与外部旋转驱动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设备冷却单元为两个,两个所述设备冷却单元关于所述壳体的轴线对称布置。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型船舶冷却器,中央冷却单元内集成有多个设备冷却单元,每一设备冷却单元可以连接一个待冷却设备,由此能减少了在船舶中布设的船舶冷却器数量,解决现有船舶冷却器布置分散的问题;中央冷却单元和设备冷却单元的集成布置可以降低中央冷却系统的模态频率,减少共振,有效削弱振动噪声;出口封头内布设有挡板,借助旋转安装的挡板调节中央冷却单元和设备冷却单元之间的冷却水流量分配,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82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