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报废轮胎回收加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2415.3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永航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7/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报废 轮胎 回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报废轮胎回收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回收来的汽车报废轮胎进行振动除尘冲洗烘干;将清洗烘干的汽车报废轮胎在100~120℃的条件下进行抽丝;将抽出胎唇钢丝后的轮胎胎胶切成碎块;将抽出的汽车报废轮胎胎唇钢丝进行切割分段;将切割分段的胎唇钢丝放入金属压块机进行压块;将压块好的胎唇钢丝放入熔炼炉进行熔炼;将熔炼的废旧金属倒入模具,在模具内冷却成型。该汽车报废轮胎回收加工的方法能较好的对汽车报废轮胎进行合理处理,有效分离轮胎胎唇钢丝,可靠清除轮胎渣滓,回收的汽车报废轮胎橡胶金属材料质量好,达到了对报废汽车轮胎回收利用的目的,满足了对汽车报废轮胎环保回收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轮胎回收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报废轮胎回收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随着我国工业化、自动化以及智能化快速推进,汽车也走进了千家万户,我国汽车保有量也非常庞大。汽车行业的更新换代以及汽车零部件的破损,使得汽车废旧零部件也在急剧增加,其中轮胎作为汽车中最易损坏的部件,其数量也成倍的增加。汽车报废轮胎回收一直是一大难题,为适应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对报废汽车轮胎回收拆解提出的更高要求。汽车轮胎主体是橡胶材料,还包括其胎唇钢丝。目前,传统报废汽车轮胎处理方法较为简单,通常是将废旧汽车轮胎进行切割成碎块。经常出现回收的轮胎橡胶渣滓多,回收的橡胶碎块质量差,达不到对报废汽车轮胎回收利用的目的。并且,也没有将汽车轮胎的胎唇钢丝进行有效分离,使得回收的轮胎橡胶碎块难以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需要二次处理,增加了汽车报废轮胎回收处理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理对汽车报废轮胎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回收的汽车报废轮胎橡胶金属满足再利用的要求,提高对汽车报废轮胎回收效率的汽车报废轮胎回收加工的方法。
一种汽车报废轮胎回收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除尘清洗:将回收来的汽车报废轮胎进行振动除尘,将振动除尘后的汽车报废轮胎水进行高压冲洗,将冲洗干净后的汽车报废轮胎进行烘干;(2)抽出胎唇钢丝:将清洗烘干的汽车报废轮胎在100~120℃的条件下进行抽丝,将抽出的胎唇钢丝进行清除渣滓;(3)汽车报废轮胎胎胶处理:将抽出胎唇钢丝后的轮胎胎胶切成碎块;配置混炼原料,三聚氰胺、甲醛、氯化铵按照物质的量为4:2:1;将胎胶碎块和混炼原料质量按100:6的比例放入混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240~260℃;将混炼好的胎胶进行冷却固化,冷却固化温度为10~15℃,压力为0~0.02MPa,时间为10~12小时;(4)胎唇钢丝处理:将抽出的汽车报废轮胎胎唇钢丝进行切割分段;将切割分段的胎唇钢丝放入金属压块机进行压块;将压块好的胎唇钢丝放入熔炼炉进行熔炼,将温度加热至800~850摄氏度进行预热,然后将温度升至1200~1400摄氏度进行熔炼;将熔炼的废旧金属倒入模具,在模具内冷却成型。
进一步,该汽车报废轮胎回收加工的方法的步骤(2)抽出胎唇钢丝:将清洗烘干的汽车报废轮胎在120℃的条件下进行抽丝,将抽出的胎唇钢丝进行清除渣滓。
进一步,该汽车报废轮胎回收加工的方法的步骤(3)汽车报废轮胎胎胶处理:将抽出胎唇钢丝后的轮胎胎胶切成碎块;配置混炼原料,三聚氰胺、甲醛、氯化铵按照物质的量为4:2:1;将胎胶碎块和混炼原料质量按100:6的比例放入混炼机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250℃;将混炼好的胎胶进行冷却固化,冷却固化温度为12℃,压力为0.02MPa,时间为10小时。
进一步,该汽车报废轮胎回收加工的方法的步骤(4)胎唇钢丝处理:将抽出的汽车报废轮胎胎唇钢丝进行切割分段;将切割分段的胎唇钢丝放入金属压块机进行压块;将压块好的胎唇钢丝放入熔炼炉进行熔炼,将温度加热至850摄氏度进行预热,然后将温度升至1200摄氏度进行熔炼;将熔炼的废旧金属倒入模具,在模具内冷却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永航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遵义永航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2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洗车装备
- 下一篇:一种立体口罩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