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高细胞中线粒体活性的方法及装置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60477.0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1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谭晓轩;常超;龙建纲;郑俊哲;谢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12N13/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钱云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细胞 线粒体 活性 方法 装置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细胞中线粒体活性的方法及装置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波长为7‑9μm,辐照度为2‑5mw/cmsupgt;2/supgt;的光在25μm‑230μm距离内对细胞进行辐照。在这一辐照条件下,线粒体温度明显上升,进而促使呼吸率上升,驱动ATP的合成和代谢产物的运输,并最终提高细胞的活性。所述装置通过调节辐射源的位置、强度,可选择性地增强特定细胞或组织中线粒体的能量代谢。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及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细胞内线粒体的温度,进而提高线粒体的活力,起到治疗线粒体疾病的作用,同时不会对细胞造成任何损伤,为线粒体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赫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细胞中线粒体活性的方法及装置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线粒体是绝大多数真核细胞内存在的一种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在人类生长、发育、代谢、衰老、疾病、死亡以及生物进化等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主要进行两个能量转换过程: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羧酸循环可以利用糖代谢产生的丙酮酸来还原生成大量的NADH和FADH,氧化磷酸化是通过线粒体呼吸链利用他们提供的H+来还原O2,生成ATP。线粒体呼吸链是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磷酸化的一组复合物,这些复合物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电子传递,进而形成足够的质子浓度梯度,然后由复合物Ⅴ(ATP合成酶)生成ATP。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线粒体损伤都可以导致呼吸链的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线粒体功能,使其能量代谢发生异常,导致一系列线粒体疾病。现有技术中的线粒体疾病主要包括:线粒体肌病、线粒体脑病、线粒体心肌病、视神经病、聋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兹海默病等)。传统的药物治疗一直是线粒体疾病治疗的主流,然而到了复杂的细胞环境中,药物的靶向性和药效可能大大降低,且药物的发明发现过程通常漫长而昂贵。有研究发现,温度会对线粒体呼吸链关键代谢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产生ATP的速率也随之发生调控。吸热物种中,物质代谢释放的热量可确保整个生物体内的内部温度稳定,呼吸底物的氧化释放的部分能量驱动ATP的合成和代谢产物的运输。法国科学家Dominique通过自制的温度敏感型荧光探针发现,在38℃的恒定外部温度下,当人类细胞中的呼吸链(RC)完全发挥功能时,线粒体的温度升高了10℃以上。在50℃或略高于50℃时,各种RC酶的活性最大。在此温度下进行测定时,在完整的线粒体中测得的呼吸链(RC)活性可以增加至三倍。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种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细胞中线粒体活性的方法及装置和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细胞中线粒体活性的方法,包括:
使用波长为7-9μm,辐照度为2-5mw/cm2的光在25μm-230μm距离内对所述细胞进行辐照。
进一步地,所述提高细胞中线粒体活性为提高线粒体温度、提高线粒体的呼吸率、提高细胞的ATP合成能力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现有技术中,太赫兹波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已经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航空航天、新波段通讯技术等诸多领域,本发明在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线粒体对于太赫兹波段内的7-9μm波长的光有特征吸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辐照后(10s以内),线粒体温度提高,RC酶活性增强,呼吸率上升,并进一步驱动ATP的合成和代谢产物的运输,并且在持续照射100s后,效果趋于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60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